身着桔色环卫服,挂着蓝色“导游”牌……1日晚,夜色下的百年老街武汉中山大道上,悠久的历史建筑、地道的特色小吃吸引着天南海北的游客,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有一个由环卫工人组成的“导游班”,为游客提供免费导游服务。
武汉市中山大道具有百年历史,是我国最早一条以“中山”命名的城市马路。2016年底,精心修复的中山大道重新开街。街道建筑保留了历史原貌,一到晚上,汉口水塔、汉口总商会、旧址这些老建筑,在灯光衬托下显得美轮美奂。
“刚开街那会儿,游客到了这里,就像来到一个新世界。惊叹之余,很多人摸不着方向了,四处打听:车站、某某家老店搬到哪里了。无论是本地人还是外地人,都纷纷找我们问路。外地人问得最多的是:武汉哪家热干面最正宗,某某老建筑在哪里,到武广或江滩怎么走。”54岁的环卫工胡孝平说。
近日,武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文,明确将对全武汉市经营热干面(粉)的餐饮服务单位开展专项整治行动。
8月11日,武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官方微信发布《武汉启动热干面专项整治行动》(以下简称《整治行动》),即日起至11月底,武汉市将集中开展热干面(粉)餐饮经营单位食品安全质量提升工作专项行动。
1月28日,2019大众点评“年味地图”正式上线,可视化大数据将呈现出春节期间的饮食风貌,用户可以在大众点评App上搜索“年味地图”,实时了解全国重点城市过年餐饮消费热点。
通过数据可以看到,作为国人最有仪式感的传统佳节,今年春节,代表家乡味道的传统年菜依然是国人餐桌上的首选。同时,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变迁,有一些美食正在突破地域边界,在不同城市的餐桌上流动。
比如在武汉,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看到,在武汉人年夜饭占据重要地位的前五道特色菜是黄陂三鲜、藕夹、卤菜、排骨藕汤、粉蒸肉。同时,本次最火过年菜肴分别是烤全羊、热干面、猪肚鸡、烤鸭、椰子鸡。
新浪微博@董宏猷:陪朋友冒雨去户部巷品武汉小吃。雨大,人不少。排长队的竟为臭干子。点了一些小吃,大失所望。最水的是烧梅,完全掉武汉正宗烧梅的底子;其次是牛肉粉,糊汤粉胡椒过重,生煎包个头小,肉欠鲜;热干面马马虎虎,豆皮稍可,火候过了。总之,已经丧失武汉传统小吃风味。便仰天长叹,还我地道的武汉小吃!
微访(见习记者陈嫣然)有朋自远方来到武汉,想尝尝地道的本地小吃,名声在外的户部巷似乎是最好的选择。昨天中午,武汉作家协会主席董宏猷先生就带着几名从北京来的朋友去户部巷吃饭。虽然北京的朋友对小吃连连称赞,可董先生一路上却很不开心。
中国的发展速度是大家有目共睹的,综合实力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位,是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在各行各业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其中旅游业也不例外。
中国城市众多,其中各城市都有着自己的显著特点,因此,每座城市都有很高的吸引力。那么,中国哪些城市旅游业实力更加出众呢?
谈起家门口的特色过早,住在三眼桥的刘大爷拎着打包的早点,对长江日报记者如数家珍,“好洁热干面你去尝尝,张记的烧卖你买点冷冻的带走、在路边推着三轮车卖的豆腐脑你要吃,豆味浓”
“人声鼎沸的过早回来了,咱的生活就热闹了,”95后小伙杨景一大早从后湖坐地铁到三眼桥,“嗦”了一碗牛肉粉,打包了5个汽水包,“去年我才从三眼桥搬走,过去3年我把这条街上的过早店吃了个遍,太想这里了。”趁着这两天有时间,杨景专门又来三眼桥过了一次早。“热干面、面窝、鸡冠饺、烧卖、酥饺、鱼汤糊粉在这条百米长的过早一条街上,每天都能有不同的早餐吃法。”杨景说,他怀念的是这里的传统好味,也是这条街上的市井烟火气。
6月16日,由湖北省商务厅、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局、湖北省体育局、武汉市人民政府主办,武汉市商务局、市文旅局、市体育局共同承办的“6·16三好节”暨中国车谷端午嘉年华以及“2023武汉国际消费季”于武汉体育中心和武汉万象城同步启动。
“2023武汉国际消费季”围绕“潮涌江湖·乐购武汉”主题,聚焦大宗消费、数智消费、假日消费、文旅消费、夜间消费五大消费板块,按照“1+8+15+N”模式,带动全市各大商圈商街、重点商贸企业、头部电商平台、行业协会的2000多家企业共同参与,多商圈联动、多点位布局、多元化主体、多频次开展,在2023年6月-8月期间持续开展千场全域联动的惠民促销活动,为武汉的不夜盛夏点燃了消费促进的第一把火。
6月19日,距离端午小长假还有三天,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发布2023年武汉端午期间主要文旅活动一览表,57项文旅活动丰富多彩,等你来玩!
57项文旅活动分为6大板块:“龙舟竞渡魅力端午”板块、“璀璨江城荆彩端午”板块、“畅游江城粽情端午”板块、“逐浪江湖欢乐端午”板块、“艺展荟萃品味端午”板块和“夏至见面美味端午”板块。
其中,6月22日将启动2023木兰天池中华龙舟节和东湖沙滩端午系列活动,将带你体验龙传统舟的魅力;黄鹤楼、清凉寨、花博汇风景区将推出民俗体验活动,包粽子、打糍粑、做香包等活动等你来体验;玛雅海滩、东湖欢乐水世界、木兰不夜城将推出新的亲水玩法;琴台音乐厅、武汉剧院、临空港大剧院将推出系列演出;还有演出进景区活动让你在出游的同时也能来一场文艺范偶遇。
连日来,极目新闻记者采访发现,因为今年立春较早,春菜提前半个月上市,来自江浙、云南等地的优质特色时蔬深受市民喜爱。藜蒿、水芹菜、春笋、香椿等时令春菜销量走高。但想吃本地春菜的市民还要等一等,受前段时间雨水和低温天气影响,本地菜预计要到3月初才会批量上市。
2月16日,在武汉盒马鲜生万家汇店,极目新闻记者看到,生鲜区货架上,摆放着10多款头茬春菜,春笋、香椿、藜蒿……一眼望去,满目翠绿。
“春天吃春菜,舒服!”正在选购的市民吴女士说,每年春天,她家最常见的青菜是藜蒿,“新鲜十足,家里人都好这一口。”
据悉,本届食博会展览规模3万平方米,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900多家食品产业链相关企业参展,美食与相关产品近7000种。贵州、河北、吉林、广东等16个省组团参展,共带来300多家当地知名企业及2000多种优质特色食品。双合盛百年京酿、六必居酱菜、稻香村点心、平遥牛肉、沁州黄小米、六味斋酱肘花等各地老字号与特色食品将通过食博会平台促进销售与开拓湖北市场。作为东道主,湖北省内共有超过400家企业携优质特色食品与大江南北美食一齐亮相。工信部组织的食品工业“三品”成果展,则有372个企业线上线下参展。
去武汉玩 2021-11-13
去武汉玩 2021-11-12
去武汉玩 2021-11-12
去武汉玩 2021-11-12
去武汉玩 2021-11-12
去武汉玩 2021-11-14
去武汉玩 2021-11-12
去武汉玩 2021-11-14
去武汉玩 2021-11-13
去武汉玩 2021-11-13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