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科院武汉植物园研究员王青锋、李伟等编著的Aquatic Plants of China——《中国水生植物图志》英文版,近日正式出版发行。该书系统展示了我国水生植物多样性资源,有望提高国内外对我国水生植物多样性的全面认识。
中国是全球水生植物多样性最高的地区之一。但国际上对我国水生植物多样性的基本情况仍然缺乏了解,语言的限制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武汉植物园相关研究团队通过十多年的努力,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广泛深入的野外实地考察、标本采集和鉴定整理。全书共记载了中国淡水和海水生高等植物885种(含种下分类单元),隶属于240属87科,基本涵盖了中国境内分布的水生植物种类;系统整理了已正式发表的中国产水生植物物种,对部分类群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注释和分类处理;各科都有分属、分种检索表及科、属、种的详细描述;记录了每个物种的分布地区和生境特点;从经济价值和科研价值出发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种类500个,精选843张彩色图片制作图版185幅,展示了水生植物的原始生境、植株个体以及能反映物种分类学特征的花、果等的特写。(见习记者荆淮侨)
中科院武汉植物是一个百花斗艳、万木争荣的植物王国,全园共栽培各类植物4000余种,收集和保存“中国红皮书”中的国家级保护植物100多种,是我国华中地区最大的植物资源收藏中心和中国北带植物研究保护基地。
中科院武汉植物园位于武昌东湖之滨,磨山南麓,园区始建于1956年,占地70公顷,武汉植物园作为国家植物资源储备和植物迁地保护的综合研究基地,现已收集保育植物资源1万余种,全园共建有世界上涵盖遗传资源最广的猕猴桃专类园、世界最大的水生植物资源圃、华中最大的野生林特果遗传资源专类园、华中古老孑遗和特有珍稀植物资源专类园、华中药用植物专类园、松柏园、树木园、竹园等15个特色专类园区和园林景区。
武汉植物园的功能分区及其生态环境特征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是一个集科学研究、物种收集、科普教育、观光旅游于一体 的大型综合性植物园,为全国三大植物园之一。是中国科学院重点建设的国家核心植物园。 该园历时 3 年建设完成了的八大新景点。 1)华中地区物种收集最多、规模最大的景观温室 )华中地区物种收集最多、 作为中国三大核心植物园之一,武汉植物园在改造后,该园植物种类从 4000 种增 加到 7500 种,温室内的植物就多达 1600 余种,其中包括 1200 多种热带雨林、多浆肉质 植物及 400 多种兰花。它的“新成员”一半原产美洲、非洲和地中海。 景观温室除供游客参观之外,还为科研人员提供研究条件。这里的建筑材料全部从 法国进口,温度保持在 18℃至 35℃,设有自动调温湿器、遮光罩及天棚、自动供水设施, 只为植物住得更舒适。 3000 多平米热带雨林温室展馆放眼望去,热带、带风光撩人:山岩陡峭,沙地 绵延,瀑布倾泻,植物枝繁叶茂,薄雾缭绕在阴郁丛林的上空,馆内不仅有人工瀑布,参天 棕榈,还有浓浓的热带风情。此外温室内还设有沙漠展示区,其中来自美洲高达 5 米的武伦 柱,尽显沙漠植物本色。 2)湖北省首个现代化植物科普馆 ) 科普馆是武汉植物园标志性建筑物之一,是以中国古建筑为主色调,集旅游咨询、导 游、电子商务、旅游购物、高科技影院、科普展示为一体的科普旅游中心。馆内以探索植物 起源为主题,发掘植物的起源和进化。 3)花径广场 ) 花径广场是武汉植物园创新工程改造园地的第一景,坐落于植物园的轴线中心地带。 交通上四面贯通,有地势之优,您可以穿过长廊进入热带植物温室、杜鹃园、药园等各类专 类园区。在广场中央建有音乐喷泉,它的动感章符似活泼的少女,带着你一起轻舞飞扬。在 花径广场您可以观赏到中国十大名花的风采, 它们像山涧的精灵争芳斗艳。 整个广场环境优 雅,两旁古色古香的木质藤廊是人们小憩赏花观景的好地方。 4)华中地区最大的水云涧景区 ) 它是华中地区最大的人造室外雾区, 飘忽不定的雾霭在草丛林隙间弥漫, 它的建成对 园内的蕨类植物、 荫生植物、 岩石植物等植物种类以及生物多样性方面都起到了很好的保护 作用。雾喷经过多层净化,能优化空气质量,去除空气中的杂质,还能产生一种神奇的物质 ——负氧离子,它的含量是正常空气的 50 倍以上,能增强的免疫功能有益身体健康。 徜徉其间,大家会有一种置身于仙境、回归自然的全新感觉。 5)岩石植物区 ) 岩石植物区位于药用植物区北端,占地面积 2000 平方米,收集栽培来自神农架的高 山植物和三峡库区岩生植物及一些喜阳的岩石植物等近 300 种。为高山植物创造了多种多 样的生境。 这里的岩石植物将植物的柔美绿色与岩石的坚硬刚强以园艺的手法相结合, 向游 人讲述着植物与石头的故事…… 6)三峡消涨带植物群落景观 )三峡消涨带植物群落景观 植物群落 为了让有“植物大熊猫”之称的三峡特有珍稀植物——疏花水柏枝、荷叶铁线蕨等濒危 植物在汉安家落户,武汉植物园投资 300 多万建了一个河滩似的三峡消涨带,根据长江水 位变化, 分别在夏秋、 冬春时期模拟“涨潮”和“退潮”, 让植物在 70 厘米的水位落差间安逸“生 活”。 7)日式庭园——怡思源 )日式庭园 怡思源 怡思源,景如其名,宜宁静思远。欧式草坪自然,依地就势,简洁整齐,日式“枯山水” 写意,以沙为水,以石代岛,中国园林情景交融,蜿蜒的青石小径,潺潺流水相缠,清雅过 人。 8)东亚最大的人工“水下森林 )东亚最大的人工 水下森林 水下森林” 武汉自古丰水,在全国 160 多家植物园中,武汉植物园以水闻名,拥有东亚最大的水 生植物种质资源圃,收集了 350 余种水生高等植物,400 多种荷花,100 多种睡莲,几乎包 含了中国所有的珍稀濒危种类。近日,武汉植物园开辟水生植物科普展示区,方便游客管窥 水中植物世界。
(记者 江楚雅 通讯员 陈长丽)12月29日,武汉植物园热带兰花展开展。开幕式上,花艺大师现场演绎插花艺术,武汉植物园年卡发布上线,武汉植物园第一届斗兰大赛结果揭晓,名为“万事达”的国兰春剑夺得花王。
据了解,本次兰花展分为花艺区、竞赛区、科普区三个区域,展出热带兰和国兰上万株,含20多个品类、100多个品种。“万事达”、蕙兰、建兰、“达摩”等七大品系的国兰代表品种也汇聚一堂。
本次热带兰展特邀国家一级花艺大师梁子和湖北省一级花艺环境陈设师孙艳霞担纲主设计,竞赛区9个园艺小品,在主展区热带雨林室和兰花室,运用对景、框景、借景等手法打造的9个美轮美奂的兰花园艺小品依次分布、一步一景,10组艺术插花作品将东方元素完美融入到现代花艺中,是本次展览的一大亮点。
1月1日,市民在武汉植物园观赏热带兰花展,庆祝新年的到来。元旦假期,武汉植物园热带兰花展正在展出,景观温室内万余株热带兰惊艳盛放,营造出灿烂热烈的新年氛围。
中科院武汉植物园始建于1956年,位于武昌东湖之滨,磨山南麓,国家4A级景区,始建于1956年,占地70公顷,各类植物8000余种,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猕猴桃种质资源库和东亚最大的水生植物资源圃,是华中地区最丰富的植物物种多样性与种质资源保存基地。具有较强的科研实力,且一直致力于科学知识的普及及教育,先后被评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青少年科教教育基地、全国科普工作先进单位以及湖北省、武汉市科普教育、环境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三大基地。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是一个集科学研究、物种收集、科普教育、观光旅游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植物园,为全国三大植物园之一。是中国科学院重点建设的国家核心植物园。该园历时3年建设完成了的八大新景点。
彼泽之陂,有蒲与兰。高洁优雅的兰花早被《诗经》“存档”,它至少走过2000多个春秋。从单纯赏花到沉浸文化中,今日(12月29日)开幕的武汉植物园热带兰展为您开讲深厚的兰文化。
走进该园景观温室,一个颇具质感的黑色木板中部镂空成圆形画框,几株纤长淡绿的小花蕙兰从画框中探出头,清雅隽永,好一幅水墨兰花画在大门口迎客,取名“还酹江月”。
湖北日报讯 (记者文俊、通讯员陈长丽、李文璇)12月29日,武汉植物园热带兰展惊艳启幕,万株热带兰凌寒盛放,含20多个品类、100多个品种。
兰展上,咖啡兰开花时散发着咖啡和奶油巧克力的复合香味,被誉为“最好闻的兰花之一”。首次亮相的领带兰,叶片最长可长到2米,被誉为“叶片最长的兰花”,但不同于一般兰花香气迷人,它开花释放的气味臭如腐肉,会吸引苍蝇来传粉。还有被誉为“药界大熊猫”的金钗石斛“熊猫金钗”、 迷你可爱的梦香兰、肉乎乎的“绿肉饼”兜兰等优异品种,一展兰花家族的千姿百态。
因为实验用品断货而不得不中断实验;货到了,还要自己跑腿30分钟才能取到货……科研一线的工作人员总会被诸如此类的小事所缠。但如今,有一群用心的人却可以靠“刷脸”为科研人“赊”到现货;他们还承包了实验用品的配送服务,让科研人员每次取货的时间节省了30分钟。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以下简称武汉植物园)张老师做实验时急需一瓶某品牌的培养基,但在喀斯玛平台和其他官网上都没有找到现货。抱着试一试的想法,他联系到了喀斯玛武汉站的李云龙,问他能否帮忙解决。李云龙和同事第一时间询问了能联系到的供应商,但都反馈没有现货。
去武汉玩 2021-11-13
去武汉玩 2021-11-12
去武汉玩 2021-11-12
去武汉玩 2021-11-12
去武汉玩 2021-11-12
去武汉玩 2021-11-14
去武汉玩 2021-11-12
去武汉玩 2021-11-14
去武汉玩 2021-11-13
去武汉玩 2021-11-13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