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记者冯袁玥)3月23日,2025武汉马拉松即将鸣枪开跑。为让每一位江湖“好汉”跑得开心,玩得尽兴,武汉马拉松组委会联合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发起“汉马旅游季”景区特惠游活动,多家景区为2025年汉马选手提供专属门票优惠等福利。
优惠内容:2025武汉马拉松参赛者凭个人身份证、参赛号码布及官网报名成功截图(三项需同时出示),游玩木兰草原景区免门票(仅限参赛本人),随行人员(限3人)享受景区大门票半价优惠(不含景区内其他项目);
根据《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管理办法》和《旅游度假区等级划分》国家标准,经省级文化和旅政部门推荐,文化和旅游部按程序组织综合认定,以下22家旅游度假区达到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标准要求,拟确定为2024年新一批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现予公示。名单如下(按行政区划顺序排列):
刚刚过去的2024年,极不平凡、极为难忘。习总第6次亲临湖北考察,肯定武汉“这里经得住疾风骤雨,未来更是一片光明”,饱含对武汉人民的深情厚爱、对武汉发展的深切关怀,给予我们强大的思想指引、精神鼓舞和前进动力,全市人民深感无限温暖、无比振奋、无上荣光!一年来,全市上下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下,克服多重困难,付出艰辛努力,市十五届三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顺利完成,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武汉篇章迈出坚实步伐。
习总考察湖北时强调,湖北要在加强文化资源保护和推动文化创新发展上担当使命,对湖北文旅产业发展提出重要要求。省委、省政府提出实施“大力实施文化创新战略,整体提升支点的文化影响力”,要求擦亮国际文旅名片,赋予武汉黄陂加快建设世界知名旅游景区和旅游精品线路的使命任务。
2月19日,区委何建文深入木兰草原、野村谷等景区专题调研民宿建设情况。她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总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市关于推进旅游产业发展的决策部署,锚定打造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的目标定位,持续打造“木兰系”民宿品牌,做好“旅游+”文章,擦亮“木兰游”名片,引领带动全区农文商旅融合发展,切实把文旅资源优势转化为文旅产业发展胜势。
看百亩樱花漫山遍野,登“荆楚名岳”进入天然氧吧,徜徉600余年历史的老村湾看“晒秋”,夜游武汉首家自驾动物乐园……近年来,位于武汉北部的黄陂频频出圈。6月12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新一批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名单,武汉市黄陂区木兰湖旅游度假区榜上有名,成为我市首个、湖北省第三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木兰湖旅游度假区成立于1993年8月。如今,木兰湖旅游度假区内风景名胜众多。其中,水面面积20平方公里的木兰湖湖岸线个岛屿,水质始终保持国家二类一级标准,被誉为“荆楚明珠”。同时,度假区山林资源丰富,毗邻“荆楚名岳”木兰山,周围A级以上景区遍布,相互辉映。区域内人文旅游资源荟萃,以木兰文化、红色文化、农业文化和民俗文化为内涵,共同构成了熠熠生辉的文化脉络。
看百亩樱花漫山遍野,登“荆楚名岳”进入天然氧吧,徜徉600余年历史的老村湾看“晒秋”,夜游武汉首家自驾动物乐园……近年来,位于武汉北部的黄陂频频出圈。6月12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新一批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名单,武汉市黄陂区木兰湖旅游度假区榜上有名,成为我市首个、湖北省第三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木兰湖旅游度假区成立于1993年8月。如今,木兰湖旅游度假区内风景名胜众多。其中,水面面积20平方公里的木兰湖湖岸线个岛屿,水质始终保持国家二类一级标准,被誉为“荆楚明珠”。同时,度假区山林资源丰富,毗邻“荆楚名岳”木兰山,周围A级以上景区遍布,相互辉映。区域内人文旅游资源荟萃,以木兰文化、红色文化、农业文化和民俗文化为内涵,共同构成了熠熠生辉的文化脉络。
近年来,湖北省以建设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为目标,通过高位统筹、创新驱动与全域协同,实现历史性突破。全省文旅产业链条持续完善,形成 “文旅+百业”、“百业+文旅” 融合发展格局,为培育万亿级支柱产业奠定坚实基础。同时,通过大力实施文化创新战略,推进荆楚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促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讲好湖北故事,传播湖北声音,“知音湖北”品牌持续擦亮,一幅画、一本书、一首诗、一座园、一架桥“五个一”品牌效应持续放大,荆楚文化影响力不断提升。
湖北省文旅产业发展基础坚实:资源层面,自然景观富集,拥有武当山、神农架等世界遗产及长江三峡等世界级生态奇观,人文资源涵盖楚文化遗迹、三国文化 IP 与红色旅游资源;文化特色鲜明,以楚文化为核心,融合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风情,形成独特标识。交通区位优越,凭借 “九省通衢” 优势构建 “水陆空” 立体交通网络,提升文旅可达性。经济基础强劲,作为中部经济大省,为文旅基础设施建设、服务配套及消费市场激活提供支撑。湖北是文旅大省,旅游接待规模与综合收入居全国“第一梯队”,在自然文化遗产利用、文旅融合模式创新等方面发挥示范作用,对区域文旅协同发展具有辐射带动效应。
2024年,黄陂区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41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全市第一,工业投资增速全市第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851亿元,首次排名全市第一。继获评全国百强区、全国工业百强区、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全国综合竞争力百强新城区后,黄陂区首次入选全国创新百强区、全国产业名区百强、全国投资竞争力百强区,已拥有七张全国“百强名片”,彰显了稳中向好、活力满满的黄陂韧度。
12月30日,极目新闻记者走进位于黄陂区前川街中环线的甘露山国际滑雪场,众多的滑雪爱好者正在雪道上尽情地释放自己的活力。
新年新气象,安顺市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黄果树旅游区2024年预计接待游客数量突破1008.5万人次,迈上千万大关。这不仅是数量的提升,更是安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标志。作为贵州的代表性景区,黄果树旅游区的飞跃,折射出安顺市在推动旅游业从发展到腾飞的过程中,实实在在的努力与成果。
安顺市坐落于东经105度、北纬26度,海拔1100米,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当地政府深知,如何将丰富的资源与文化运用到经济之中,是发展的关键。安顺市委、市政府针对这一点,制定了《安顺市建设一流旅游城市规划纲要》。目标明确:以黄果树、龙宫、屯堡和格凸河等特色景区为核心,串联成链,形成一条引人入胜的旅游路线。
进入冬季,光线透过厚厚的云层,洒在黄崖洞文化旅游区的奇岩怪石上,勾勒出一幅美丽的画卷。作为2024年“旅游满意在山西”全省旅业优质服务的典型案例,黄崖洞无疑成为了这个冬季的一大亮点。这里,不仅是自然风光的绝佳代表,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旅游体验,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探秘。
黄崖洞文化旅游区位于山西省的黎城县,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而闻名。这里山峦叠嶂,溪水潺潺,天然形成的石洞景观让人仿佛走入了仙境。黄崖洞的形成不仅是大自然的杰作,更是壮丽历史的见证。作为著名的溶洞景区,它每年吸引了大量游客,原因自然不止于此;其背后蕴藏的历史文化更是让人流连忘返。
去武汉玩 2021-11-13
去武汉玩 2021-11-12
去武汉玩 2021-11-12
去武汉玩 2021-11-12
去武汉玩 2021-11-12
去武汉玩 2021-11-14
去武汉玩 2021-11-12
去武汉玩 2021-11-14
去武汉玩 2021-11-13
去武汉玩 2021-11-13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