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武汉玩

  大武汉地形整体平坦,且水多,只有北面的黄陂区有较多的山地丘陵。黄陂自古以来人杰地灵,沿山一带有很多历史悠久的景区。这其中“木兰天池”的气质十分独特,堪称明珠般的存在。2021赏“黄陂秋色”自驾旅行,第一站目的地锁定“木兰天池”。黄陂最多彩的时节美好短暂,木兰天池的秋色匆匆不等人,错过又是一年。来木兰天池游玩已经不是第一次。领略过它的春、夏、冬美景,所以对秋天的期待特别多。秋季的木兰山美景早已在朋友圈传开,可是我仍不甘心,一心想寻觅更胜一筹的场景,用相机记录下来。在众多以木兰系景点里,“木兰天池”给人以归乡的感觉。先登山、过桥,然后山顶渡船,再走到山谷尽头,花木兰的外婆家,透过门缝,想象木兰童年……那种“柳暗花明”的意境一直萦绕在心头。幼年的木兰生长在闭塞大山里,却秉承男儿的勇烈,终成国之脊梁。大山究竟给予了她怎样的信念?这个疑问在自己有了女儿之后,竟然变得更加强烈。一路上飞瀑、怪石、溪潭、奇木,空气中弥漫着草木的芬芳。越往上走,秋色越浓,十步一景,百步一绝,并非浪得虚名。想要的宁静、甜美就在不远处的山头。与以往不同,这次登上了一条人迹罕至小路。一位小姐姐带我们在树林中穿行,正午时分到达一处风景绝美的山脊,尽头是一个山亭。由此眺望梅店水库,视野极佳。忍不住升起小飞机,围着亭子环绕起来。高空俯瞰,原来这座山头即是秋色的中心,五彩斑斓的树木裹着大山,红瓦山亭恰好在中间画龙点睛。顺着山脊,辗转又回到木兰天池坝顶。在这里休息片刻,顺着步道往里走。一边是青黄的树荫,一边是湛蓝的湖水。画舫划过水面,尾巴的“八”字形涟漪,如同一道缓缓敞开的大门。顿时想起那首美诗:“天门锁大别,天池秀木兰。古道接悠远,山气入青岚。溪涧听天籁,飞雪落幽潭。空山不见人,但闻溪流声……”过了朱家寨,距离木兰外婆家已没有多远。再往上走,秋色中带着萧萧瑟瑟的风,外婆桥依旧,外婆的老屋茅舍似乎传来“吱吱呀呀”纺线声。雨纷纷,旧故里草木深,城郊牧笛声落在那座野村,斑驳的墙垣盘踞着老树根。人面不知何处去,英雄故里埋忠魂。外婆家背靠小山包。这里残留着木兰儿时的记忆。兵荒马乱时代,想必木兰的好时光里多是与外婆在一起的。再往里走,绕过一个山包,地形豁然开朗。一座古香古色的宅院即是“木兰祠”。“木兰祠”也是木兰文化馆,内部的展示花样繁多,于我们这个年龄段的人来说并不陌生。以木兰为题材的邮票、洋片、瓷器、烟盒、门神,如今摆放在家里仍然会勾起很多回忆。日落西山,船家远远吆喝着,告知我们不要错过末班。于是,一行人加快了下山的脚步……。画舫再次在水面划出涟漪,那扇神秘的大门像拉链一样,缓缓闭合,“秋游木兰天池“之旅”就此画上完美句号。

2022-01-09  416
去武汉玩

  木兰天池是集旅游观光、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区。自开园以来,景区始终坚持“宾至如归、服务至上”的经营理念和科学严格的管理。以此赢得广大宾客的赞扬,在同行中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真正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您的到来将为木兰天池的持续发展增添一份力量。企业也将为您充分提供展示才华的平台,给您营造良好的发展空间。 地址:武汉市黄陂区长轩岭街木兰天池风景区

  匿名(匿名发布,无须担心别人知道您的身份)请以事实为基础进行评论,遵守法律规范,避免人身攻击等言论。

2022-01-09  406
去武汉玩

  1999年,武汉市黄陂区共接待游客160万人次, 创旅游收入1.8 亿元。时隔20年,武汉市黄陂区已形成24个景区(5A级景区1个,4A级景区7个,3A级景区6个)为主的景区群,2019年全区接待旅游人数2596.6万人次,比20年前增长16倍,旅游综合收入157.4亿元,比20年前增长87倍,成为中国旅游明星区。这20年,黄陂旅游到底发生了什么?

  自 1999 年以来黄陂区被评为湖北省首批优秀旅游区; 木兰山被列为省级名胜景区; 木兰湖被列为湖北省八大旅游度假区之首; 木兰天池景区成为武汉市网上点击率最高的景区, 天池开发模式已在湖北省内普遍认同, 并大力推广。黄陂区适时提出旅游扶贫、旅游富民 的口号, 自 1999 年开始举办木兰文化节, 打木兰牌发展旅游经济, 大力招商引资开发生态旅游。

2021-12-28  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