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暂让西湖好

 2022-06-17    235  

  可能有人看了标题会说,武汉一个东湖,竟然说什么“暂让”久已闻名的杭州西湖好,还要“将来定比西湖强”!是不是有点狂妄了?

  1954年3月,朱德总司令游览武汉东湖后,曾满腔热情地赋诗:“东湖暂让西湖好,将来定比西湖强。”

  现在这两句诗刻在磨山上诗碑亭中的诗碑上,鼓励武汉东湖的风景和名气早日赶上扬名全国的杭州西湖。

  武汉东湖起步的时间晚,风景不如西湖优美不说,更没有上千年遗留下来的人文资源。什么苏堤春晓啦,什么雷峰夕照啦,什么花港观鱼啦,都有一个接一个的历史记忆和美好的神话故事。

  东湖呢?除了一片浩淼的水面,和一个屈原高耸的行吟阁外,基本就没有什么人文景观了。但是朱德老总还是用这两句诗来鼓励武汉,预言东湖的发展远景将会胜过杭州西湖。

  东湖的总面积为8800公顷,湖面面积有3300公顷。现在有听涛、磨山、白马、落雁、吹笛五个大景区。从2016年开始,东湖绿道开放,电瓶车将这几个景区连接起来,买一张票,可以到这几个景区转一遍,一天时间将大东湖转一圈也倒挺方便。

  听涛景区在东湖的西岸,是景区最先开发出来的一部分,还在解放初期,这里就比较有名了。那时,有14路公交车从武昌江边的汉阳门开到这里,这是武汉“城里人”来东湖郊游的唯一交通工具。

  这是听涛区现在的大门。不过,在我们小时候,这里可没有这么气派。可惜找不到那时候的照片了,要不然也可以晒出来让大家看看。

  对面的建筑是水云轩,是听涛区临湖的一个茶馆,当年只不过是一个用木围栏搭建的一个棚子,现在虽然修缮一新,却没有了当年的那个味道。

  东湖听涛区游泳池(原来在长天楼附近也有一个泳泳池,现在已经改成海洋世界),这是我们年轻时常来的地方。由于离家稍远一点(大约有三四站路吧),我们一般只到水果湖游泳池游泳。

  从部队退伍后,又买了自行车,战友们常常约在下班后骑车子到这里来过瘾。大家在清风拂面,晚霞夕照的湖面上,一直泡到月明星稀,才兮兮地骑着车子回家。

  这是当年听涛区一个有名的餐馆,叫“听涛酒家”。尽管价格吓人,但节假日还是人满为患,难得在里面找一个安闲的位置。

  这头石象一直站立在湖边,它翘起长长的鼻子,欢迎每一个游人与它合影。这是我们年轻时留下来的一副丑相…

  不过这张照片也使我回想起高一的时候,老师带着我们班的全体同学在这里义务植树了一个星期,使我们对这里有了更深的感情。

  过了一道长长的柳堤,就来到著名的景点——行吟阁。遥望行吟阁,除了蓝天碧水,就是水杉参天,再就是来往穿梭在湖面之间的游艇。

  行吟阁一直是东湖风景区具有文化内涵的标志性景点,多少年来,就是这里才给我们带来了一点人文气息。它是1955年为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而建造。

  阁名取自《楚辞·渔父》中“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阁上悬挂的“行吟阁”三字匾牌由郭沫若题写。阁前立有屈原全身塑像,像高3.6米,底座高3.2米。

  1978年春,我和夫人经历了风风雨雨后终于结婚,当时没有条件照婚纱照,但在这里请她的弟弟给我们留下了这张颇有纪念意义的照片。

  三十年后我们重游东湖,在同样的地方以同样的姿势又拍了一张照片!本来想在2018年结婚四十周年时再去照一张,可惜一直以这种那种原因被耽误下来了。

  1966年初夏高中毕业时,由于众所周知的运动,我们没有拿到毕业证,但是全班同学却在这行吟阁旁的湖岸边照了一张毕业照,背景是部分湖面和远远的屈原纪念馆。这是唯一能证明我们是武昌水果湖中学高三六六届毕业生的凭证。

  这里现在叫“和武堂茶室”,以前叫“濒湖画廊”。这是一座带弧形的长亭,雕梁画栋,十分漂亮,是从行吟阁去长天楼的必经之地。这也是我最喜欢的地方之一。

  故事发生在我少年时代读小学时, 约1963年的,那时我家就住在东湖旁边。当时是国家三年自然灾害困难的好转期,家中地方狭小,光线不好且穷,放学后只能在饭桌上写作业。有时我也到东湖的濒湖画廊去,把那里的白色大理石方桌和鼓形的石凳作为我的书房。

  那天下午黄昏时分,金的夕阳余辉撒满东湖。我正在濒湖画廊的石桌上埋头写作业,感到刚才还很安静的环境,突然来了一群游人。他们见我在此写作业就围过来了。其中一人还问我多大,读几年级,并看了看我的课本。

  由于有多次游人看我写作业的经历,我对此也司空见惯,这时我也是如此,一直沉思在作业中,并没有仔细打量这群人。

  我仔细一看,可不得了啊!这不是国家吗?当时真的感觉到我是不是在做梦。我认出了当时站在我面前的居然是陈毅和两位国家。

  当我战战兢兢小声说出陈毅和的名字时,他们哈哈大笑起来,非常亲切地说了几句“好好学习”等鼓励的话。而一旁的其他人我没有认出来,他们就离开了。

  我站在那里好像梦还没醒,愣了好半天。回去后将这件事对儿时的伙伴分享,他们有好几个说也遇到了和我一样的事。

  后来得知,那天傍晚公安人员对东湖进行了清场,见我们是东湖子弟便没赶我们。现在回想起来当年真是没见过世面,因为激动,话都不敢说。更别说后悔当时没有让他们在我手边的练习本或书本上签个字、留个言多好。

  从画廊向后,就是东湖屈原纪念馆了。这也是我们当年毕业照背景上隐约可见的那个建筑。现在由于前面的树木和后面的楼房都长高了,在新拍的照片中它也就被淹没了。

  这里叫“碧潭观鱼”,在自然湖面上,一组蓝色的曲桥和亭廊相连。它们之间组成品字形,体现了楚国临水筑榭的特色。这里饲养着形态各异的锦鲤和青鱼。水碧潭清,锦鲤嬉戏,所以叫“碧潭观鱼”。

  这个地方是接近长天楼的一栋小巧玲珑的建筑,我们年轻时,它“叫人民餐厅”。结婚那天,两家人在这里简单地吃了一餐饭,留了一个影,就算把终身大事办了。

  只好在前面的石阶上让外孙给我们拍了一张照片留念。这个当时还不满十岁的小男孩摄影技术还不错吧?

  在旁边的广场上,耸立着鲁迅先生的半身石雕像。每逢五一、十一,这里也曾是举行大型聚会的地方。对了,顺便介绍一下:这里就叫鲁迅广场。

  在鲁迅广场后面,隐藏着一个外国风情园,在里面走走,倒真有一番异国风情。原来没有,这是后来新建的。

  回到原始坐标东湖听涛景区的大门口,如果从这里换个方向向右拐的话,要经过的地方有一个”海光农圃”牌坊。

  说到这个牌坊,我们先要说到一个人,这个人就是东湖风景区的创建人周苍柏。当然还有大家都很熟悉的著名歌唱家周小燕。

  2008年,为纪念东湖风景区的开拓者、著名爱国人士周苍柏先生,建立了位于东湖听涛景区的苍柏园。苍柏园占地60余亩,由“海光农圃”牌坊、德佑露天剧场、苍柏亭、周苍柏纪念室、周小燕纪念室、周母桂花林、《春到东湖》铜像组成。

  周苍柏(1888—1970),湖北武汉人,红色实业家,银行家,爱国人士。大时期周苍柏保障储户利益,稳定武汉金融秩序,支持北伐战争。抗战时期,他和家人投身救亡图存共御外侮的伟大斗争之中,以实际行动书写了爱国情怀。

  大和解放战争时期,周苍柏多次在困难时期为党和军队提供支持,成为的挚友,党人的同路人,和周恩来、邓颖超、董必武、李先念等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建国后,周苍柏担任政务院财政委员会委员、中南行政委员会委员、轻工业部副部长、湖北政协、全国政协委员。

  1949年9月,周苍柏主动将私家花园“海光农圃”捐赠给人民政府,后更名为“东湖公园”。周苍柏因此被东湖百姓称为“东湖之父”。

  18岁时,她在上海的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声乐专业学习。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时,回武汉过暑假的周小燕组织亲朋好友演出《歌八百壮士》、《长城谣》等抗日救国歌曲,使整个武汉、整个华北、整个中国,都飘荡着抗日救国的歌声。

  1938年,周小燕赴法学习声乐。后来又登上了巴黎国家大剧院的舞台,以中西合璧的唱法惊艳了法国观众。自此,她被称为“中国之莺”。

  1949年开始,受聘于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从事音乐教育67个年头。2016年3月4日0点32分因病去世,享年99岁。

  1930年,周苍柏创设的“海光农圃”就是今日东湖风景区听涛区的前身。他希望将这个“海光农圃”办成“湖北花园”,诚邀著名园艺家张鹏翔参加景致设计,并设立了这个牌坊,上面的“海光农圃”四个大字是他的父亲周韵宣亲笔书写的。

  过了寓言园,这里的地势就变了,陆地变成了细细的一条小路,一直延伸到湖水中。这里就是老鼠尾!大家看看是不是有点形象?

  在老鼠尾巴的尖尖上,还有一个亭子,叫做先月亭。站在那里,可以遥看西边不远处的东湖客舍。那里可是毛主席多次住过的地方啊!

  由于磨山在湖水的当中,从听涛景区到磨山景区靠长长的堤联系。又由于路程太远,以前主要靠划子和汽艇来往。现在开通了绿道,有电瓶车来往接送,到磨山就方便多了。

  隔着湖水遥望磨山景区,水色碧绿,天色苍茫。加上栽满参天水杉的长堤和拱桥,是不是特别让你震撼?

  电瓶车一路上沿着湖堤前进,和骑单车的游客同行。道路曲折,水杉遮阴,在退休后的一段时间,同学们每年春节都会找一天小聚一下,都会从梨园大门口一直步行走过磨山,再从武汉大学那个方向转一圈回来,绕个整圈。

  湖心亭的正式名称叫“湖光阁”。它在东湖中心狭长的芦洲上,上下两层,八角攒尖顶,飞檐外展,上覆翠瓦,掩映于疏林之间。登临阁上,四周湖光 山色尽收眼底。

  当年因为远离湖岸,走过去很远,乘舟去人少,景点又不多,因而问津者不多。记得初三毕业前暑假参加水上运动,曾划舢板到过这里。回程时,我们索性跳入湖中,跟在舢板后面畅游东湖,煞是过瘾!

  这山顶上最高的建筑是楚天台,是磨山楚文化游览区的标志性建筑。台高36米,建筑面积2260平方米,外五层内六层,金碧辉煌,气势恢宏。

  楚天台内设有编钟演奏厅,一套仿制编钟每天定时为游客演奏古今中外乐曲,为观众展现一幅观楚景、品楚舞、赏楚乐的精美画卷。

  东湖荷园又是中国荷花研究中心所在地,位于磨山南麓。它的总面积约30000平方米,建有830多个荷花品种池,种植荷花品种700多种,睡莲等水生花卉200余种,其中荷花品种资源可能为全国乃至全世界最多。

  这里既有中国古典园林特色,也借鉴了日本造园手法,美丽的樱花灿若朝霞、白如初雪,日式的园林经典建筑弘前五重塔是中日人民世代友好的象征。已定植樱花树5000株,并于2001年开园迎宾。随着东湖樱花园的建设与发展,它使武汉与日本的青森县、美国的华盛顿并称为世界三大樱花之都。

  梅花是武汉市的市花,这里就是武汉人民的赏梅胜地。这里面积有800余亩,现有梅花品种达320余种,共栽植有从全国各地收集的百年以上梅花和蜡梅近200株,最高树龄达800年。

  每逢春节,正值梅花盛开之际,中外游客络绎不绝,纷至沓来,相约到东湖梅园踏青赏花,一年一度的梅花节已经成为广大游客和武汉市民春节期间不可或缺的文化盛宴。

  从东湖绿道的起点“湖光序曲”一路向北,要经过汤菱湖和白马景区,以前这一带主要是一些渔村和长堤。不久前开发绿道和建设下穿东湖的水底隧道,就顺便把这一带的景观又改造了一下。现在顺着绿道前进,一路也有了不少新景观。

  从“湖光序曲”出发不远就来到九女墩。这是一个老景区。相传太平天国起义时,有太平军九位女兵在此抗击清军,全部壮烈牺牲。乡人将其遗骸合葬于此。为避清政府,故不称坟而称墩。

  建国后经过修缮,现在岗顶墓前建有七十平方米的层台,围有护栏,走上三十六级台阶,纪念碑上镌刻着董必武、宋庆龄、郭沫若、何香凝、张难先等所写碑记和题词。

  落雁景区是国家5A级东湖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北依白马景区,南与磨山景区隔湖相望,东临青王公路,水域4.32平方公里。

  自2000年起,落雁景区自然生态园开发建设,先后建成了清河古桥、鹊桥相会、雁洲索桥、芦洲古渡、赵氏花园、古树奇观、雁栖坪沙、芦洲落雁等八大景观。

  该园植被茂盛、风动林涛、港汊交错、水鸟众多,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造就了它秀美的生态环境和景观。

  吹笛景区原名马鞍山森林公园,位于武汉市东湖风景区东南部,它以优美的自然风光取胜。公园突出森林和湿地两大生态特色,体现了“自然、生态、清新、野趣” 。

  这块景区1993年由武汉市园林局筹建,1995年先期建成开放,2006年回归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管辖,2013年改为现名。

  吹笛景区以优美的自然风光取胜。景区包括毕阁山、风筝山、大团山、夹山、毕家山、袁家山、大山、太渔山、吹笛山、许家山、吊鞍山、马鞍山、赵龙山、巴家山、团山、庙湾山、小长山、喻家湖等。

  在东湖风景区周边,其实还有很多发光的景点,比如中科院磨山植物园、东湖客舍、李白放鹰台及几所有名的大专院校。由于篇幅关系,下面对几个重要的地方仅简单介绍一下。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位于东湖磨山南麓。作为一个科研机构,是中国国家植物资源储备和植物迁地保护的综合研究基地。

  这里收集保育植物资源11726种,建成了世界上涵盖遗传资源最广的猕猴桃专类园、世界最大的了水生植物资源圃、…华中最大的野生林特果遗传资源专类园、中国华中古老孑遗和特有珍稀植物资源专类园、中国华中药用植物专类园等16个特色专类园。

  这里的馆藏文物多达26万余件(套),以青铜器、漆木器、简牍最有特色,其中国家一级文物945件(套)、国宝级文物16件(套)。越王勾践剑、曾侯乙编钟、郧县人头骨化石、元青花四爱图梅瓶为该馆四大镇馆之宝。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位于湖北省武汉市,珞珈山麓、东湖之滨。研究所前身是1930年1月在南京成立的国立中央研究院自然历史博物馆,1950年2月定名为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1954年9月由上海迁至武汉。

  这是一个从事内陆水体生命过程、生态环境保护与生物资源利用研究的综合性学术研究机构,据2016年1月研究所官网显示,该所有中国科学院院士6人,博士生导师68人,硕士生导师56人;拥有12个研究部门,包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一个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

  1980年1月,湖北省嘉鱼县渔民在靠近洞庭湖口的长江边捕获世界上第一头雄性白鳍豚,其随即被送往位于湖北武汉的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人工饲养。2002年7月14日,这头白鳍豚死去。1986年捕捉到一头雌性幼豚,两年半后,这头雌豚死于肺炎。

  位于东湖之滨珞珈山上的武汉大学。武汉大学环绕东湖水,坐拥珞珈山,校园环境优美,风景如画。中西合璧的宫殿式建筑群古朴典雅,巍峨壮观。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高校。

  学校校园占地7000余亩,园内树木葱茏,碧草如茵,环境优雅,景色秀丽,绿化覆盖率72%,被誉为“森林式大学”。每到春天,这里数百株樱花盛开,整个校园沐浴在粉红色花海之中,是武汉一大美景!

  华中科技大学,与武汉大学一样,也是湖北两所“985工程”、“211”大学之一。学校校园占地7000余亩,园内树木葱茏,碧草如茵,环境优雅,景色秀丽,绿化覆盖率72%,被誉为“森林式大学”,既是培养国家人才的校园,这是风景如画的地方。

  此外,在东湖周边还有武汉地质大学、武汉体育学院、武汉城建学院等高等院校,由于篇幅所限,不再一一介绍。

  位于东湖西南角水果湖畔的放鹰台,传说李白曾在此放鹰。现在此处有他一座高高站在台上的雕像,苍鹰在他的手中跃跃欲飞

  武汉火车站是京广高铁经停武汉的一个重要火车站,这是武汉的第三座大型火车站。它耸立在东湖北面的杨春湖。

  武汉站的立面造型设计结合了武汉独具的特色,建筑的外观富有多层寓意:车站主站房设计犹如一只展翅飞翔的黄鹤,寓意“千年鹤归”,立面水波状的屋顶以体现武汉的“江城”特色,寓意着千湖之省;九块重檐组成的无柱雨棚寓意“九省通衢”;中部高耸隆起的60米高的穹顶,象征的是湖北武汉“中部崛起”,蒸蒸日上的势态和趋势。

  由于有它的存在,我们乘坐电瓶车从白马景点前往落雁景区的路上,一直有高铁列车伴我们而行,煞是有趣!

  武汉欢乐谷主题乐园位于东湖西北岸边,是一个大型文化主题公园。由梦想大道、甜品王国、欢乐时光、飓风湾、渔光岛、欢乐江城、羽落天堂、极速世界、欢乐海洋九大主题区域组成,成为华中地区首席欢乐地。

  这是有名的东湖客舍,它位于东湖梅岭南山,依山傍水坐落着几幢被茂密的树木掩映着的青砖瓦房,这就是生前除中南海外,居住时间最长、接见外国客人最多的地方——武汉东湖宾馆,又称东湖客舍。

  东湖客舍中的梅岭一号是主席来武汉时居住的地方。除了中南海,他在这里居住时间最长、次数最多。

原文链接:http://www.wuhanlvyou.com/wan/826.html

=========================================

http://www.wuhanlvyou.com/ 为 “武汉旅游” 唯一官方服务平台,请勿相信其他任何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