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11 44
在上期介绍完长江新区六指片区后,长江新区黄陂片区各街道的人文简介介绍,算是告一段落。从本期开始,小编将为大家介绍下长江新区新洲片区的各街道的概况及相关人文信息,关注小编不迷路,记得点赞关注参与互动哦!
2023年8月,虽然长江新区对外正式成立,但部分片区的托管事宜,依旧在紧锣密鼓中进行中。特别是长江新区新洲片区,分别于2023年10月13日、2024年3月29日 才完成对原区域内的相关民生服务事项的托管。
直至2024年7月15日,武汉市长江新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公布了长江新区新洲片区不动产登记的办理地点及涉及范围,涉及长江新区新洲片区的地区才算是落地实锤了。
自2024年7月15日起,长江新区托管区域内原由新洲区办理的不动产登记业务调整至武汉长江新区办理,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所涉及范围:新洲区阳逻街(81个村、社区)、仓埠街(55个村、社区、场),具体名录详见附件。
仓埠街道,位于武湖六指以东,倒水河以西,318国道以南,行政隶属武汉市新洲区,总区域面积约为160多平方千米。原仓埠镇是一座拥有千年历史古镇,现仓埠街道是由仓埠镇、周铺镇、方杨乡三部分组成,境内有一部分为临武湖湖区片区。如下图所示:
据《新洲县志》记载,仓埠得名源于明代,是黄安(今红安)官府的贮粮所,仓埠就是贮粮所的名称。“后南粮改折,仓废而址存。”南粮的运输线路改变了,粮仓失去了作用,但名称却保存了下来。
1951年6月21日,黄冈县析出徐古、旧街、新洲、三店、李集、汪集、仓埠、阳逻等8个区和淋山河区的一部,建立新洲县,并共设12个区(镇)。
1958年,建立人民公社(下简称公社),全县建新洲、辛冲、旧街、徐古、三店、凤凰、李集、汪集、仓埠、阳逻、双柳、道观、新集等13个公社。
1984年,新洲县撤销公社,恢复区、乡建制,设立12个区、3个县辖镇、2个国营农场、2个县辖管理处。阳逻镇辖管理区,仓埠镇。
截至2024年7月,仓埠街道已托管区域辖5个社区、50个行政村,街道办事处驻仓埠街武滨路101号。
50个行政村:三山村、井山村、陶山村、孙岗村、淋江村、段岗村、柳茂咀村、八方咀村、陶家田村、项山村、茶店村、墩塘村、松林村、范咀村、丰乐村、福临村、周铺村、洪山村、盛咀村、金岗村、汪坡村、蔡漖村、杨咀村、甘庙村、蔡岗村、独屋村、凉亭村、陈堰村、杨裴村、杨咀村、宋咀村、南湖村、毕铺村、五云村、莲花村、东岳村、马鞍村、西湖村、康乐村、永乐村、陡坡村、前湾村、丛林村、周昭村、胡彰村、彭泗村、靠山村、一分场、二分场、三分场、四分场。
辖区内目前有1所区级中学新洲二中, 2所对口中学仓埠中学、周铺中学,6所小学仓埠街中心小学、仓埠街周铺小学、仓埠街方杨小学、仓埠街靠山小学、仓埠街杨裴小学、仓埠街毕铺小学,截至2011年末,仓埠街道有文体中心、广电中心各1个;村(社区)图书室67个,大型图书室4个,藏书5万册;主要艺术团体有农民篮球队1个,高跷狮子队1个和社区腰鼓队3个。
仓埠不仅是一座拥有千年历史的古镇,还是一个拥有多种深厚文化底蕴的地方。各种不同类型的文化,在此并存并绽放,曾引各大地方媒体以及央视进行了深度的报道,让外界对其境内的红色文化、楚剧文化、教育文化、禅修文化、生态等文化有了一个全方位的了解。
提到仓埠的这个红色文化与教育文化,我们先得走进位于武汉市新洲区境内仓埠街的新洲区第二中学寻找答案。有谁曾想到,这所中学在解放后,会与红色文化走到一起。要知道,这所学校的前身,可是号称在一次“围剿”中,打败过贺龙将军的原将领徐源泉所创办的。在后来的武汉地方志专家董玉梅老师的《仓埠往事》中有重点提到过,这里我就不过多叙述。这里主要讲一下,它与红色文化的关联。
1949年6月,武汉解放不久,湖北省委决定创办湖北人民大学,由省委、省人民政府主席李先念兼任校长。湖北大学设一个校本部, 一个直属大队和四个分部。由于省城武汉办学地点紧张,也为了锻炼学员, 除校本部和直属大队设在武昌都府堤外,第一、第三分部设在今新洲仓埠,第二、第四分部设在今黄陂前川。相信很多在这所学校接受过学习的人,家中一定还留一枚这样的校徽。
解放初期,湖北需要大批干部,湖北人民大学沿用延安“抗大”的办学模式,采取集中培训,统一授课,为和社会建设培训干部。学员经过考试选拔后入学,边学习边参与社会实践,大家都非常珍惜在这里的学习时光。从1949年到1953年,(湖北革大)一共进行了四期培训,培训了15416名学员,他们为解放初的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准备到仓埠去看徐源泉公馆。突然想查查这个地名,因为从名字上看,仓埠一定和粮食有关系。打开《新洲县志》,仓埠从浩瀚的文字中浮出,仓埠得名源于明代。果不其然,明代这里是黄安(今红安)官府的贮粮所,仓埠就是贮粮所的名称。“后南粮改折,仓废而址存。”南粮的运输线路改变了,粮仓失去了作用了,但名称却保存了下来。因为这个原因,仓埠又称仓子埠,还称为仓溪,但不管名称如何,都与仓库和粮食有关。
明代末期,这里已经不是粮仓要地了,但地位并没有因此降低。这里设有仓子埠巡检司,用以捕缉盗贼、巡守江防、维护治安。清道光年间,仍为官府衙门所在地,再次设置巡检司署。清末,还有人用花岗岩刻“仓埠镇”三字,立碑于南门(原仓埠码头处,现仅存遗址)。年间,这里又成为仓埠区。作为地方行政中心,这里一直没有断线,况且,仓埠因其沿武湖、靠长江,交通相当发达,泊船码头众多。正是如此,这里人烟稠密,一度成为黄冈一带的商业重镇。这个依靠官府粮仓起家的地方,真可谓一块风水宝地。
今天的仓埠,一点也不起眼,但在朴实的外表下,却称得上颇有内涵。通常我们都说,红安出将军;来到仓埠,我想说,仓埠也出名人,出将军。只不过,红安出党的将军,仓埠出的将军。仓埠镇萧家大湾出了一个萧耀南,万家大湾出了一个万耀煌,仓埠街出了一个徐源泉。这巴掌大的地盘内,在较短的时间里,出现了时期三个红透半边天的显赫人物。其中萧耀南和万耀煌曾担任湖北省督军和省长。如果缺少文化的积淀,是很难做到这一点的。
我们读小学的时候,就从“二七”大的历史事件中知道了萧耀南,知道了这是工人运动的刽子手,是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大军阀。走到仓埠,才知道这个刽子手原来也算是被剥削阶级。他原本是仓埠乡间一个穷困的塾师,为生活所迫,为改变自己的人生命运,才走出乡间,走进兵营,并于乱世中挤身显贵行列。仔细阅读萧的历史,萧耀南确实有着“二七”大和向租界当局退让等诸多污点,但他作为湖北军务督军兼省长的5年时间里,国计民生也是他关注的对象。针对湖北水患严重的现状,他组织督修的《湖北堤防纪要》,就对治理水患颇有裨益。如今,客观公正的评价历史人物,揭开脸谱化的历史盖头,是很有必要的。
仓埠的第二个名人是万耀煌,保定军校二期的毕业生,一生戎马生涯。1946年担任湖北省政府主席时,他举起右臂如此发誓:“效忠国家,敬恭桑梓。洁己奉公,勤慎自勉”。万在任期间,给人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计划筹建武汉长江大桥。然而,在经历了8年的艰苦抗战之后,建桥之举遭到巨大的反对,最终未果。但他留下的勘探和设计资料,成为1956年修建长江大桥时相当重要的参考资料。
仓埠的第三个名人是徐源泉。我们阅读史时,对徐源泉也是恨之入骨的。他是惟一“围剿”洪湖根据地时打败过贺龙的将军,也因此扬名统治区。在1938年的武汉会战中,徐源泉的军队也是保卫武汉的重要力量之一。然而,读徐源泉的故事,我以为,与其说徐源泉是将才,不如说他是商业奇才。
徐源泉在军界时,就靠经商取胜,并把大量的钱财用于实业。30年代至抗战之前,他开办的实业便有电灯厂、轧花厂、碾米厂和轮船公司,拥有的13条货轮开往全国各地。至今在仓埠还流传着与徐源泉有关的顺口溜:“嘟嘟嘟,洋船到了仓子埠”。又比如“一进赛家山,九里十八湾。”前者指当时的仓埠,如果听到汽笛声,就知道徐源泉的货船到了。所谓“一进赛家山,九里十八湾”,其中的故事是指涨水季节,在一片汪洋之中,船须要经过许多弯道才可到达仓埠码头。这中间的奥妙在于,一片汪洋中,仅仅只有一人识得这条水道,其他的水手都无法前行。这些在六七十年前流行的顺口溜,至今仍在当地百姓的口碑中流传,足以见证徐源泉在当地的影响力之大。
翻看最新出版的《新洲史话》,上面明确记录抗战结束后,徐源泉也“插手各现代化的大企业,投资农工银行,收买各大纱厂的股票”,并利用自己在军政界的实力,攫取了大冶源华煤矿董事长的职位。尽管徐源泉在商界翻
不管怎么说,这三个人物构成了近代的仓埠三雄。仓埠,哪里只是粮食仓库,还是将才的仓库,人才的仓库,同时也是文化的仓库。
谈仓埠文化,还得说徐源泉。一个杰出的人物常常可以成为一地文化的承载者和传播者。保存完好的徐源泉公馆及其正源中学教学楼,都在叙说文化的仓埠。
曾经面临武湖的徐公馆,就是时任上将参议的徐源泉于1931年建造的。要想进入仓埠,船只须转进武湖的出水口——界埠,进入武湖,便可以看见徐公馆了。徐公馆曾经犹如仓埠的标识,犹如仓埠的航标,看见这个公馆,就知道仓埠到了。今天站在这个气魄仍然非凡的公馆前,看见精致的大门和“廊苑春浓”四个大字,便觉得神清气爽起来。徐公馆是徽派建筑风格,保存完好的精美木雕让你赏心悦目。徐公馆正楼座东向西,上下两层,进深36.8米,面积575平方米。内造木楼,前后贯通。上下均是棱花隔扇,镂空人物雕像。不论是谁,只要你站在徐公馆内,就会感叹徐公馆丝毫不逊于安徽的一些状元第、进士第。
在徐公馆内,接待我们的朋友在一间房内掀开了一块地板,一个地道露了出来,这条地道曾经直通江边。时期盗慈禧墓的军阀孙殿英是徐源泉的部下。据说,这个地道就是徐源泉接受了孙殿英的贿赂之后,用来藏宝的地方。大凡传说,人们喜欢用绝非空穴来风形容,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这种牵强附会的说法其实一点也不可信。徐源泉是没有参与盗宝的,参与藏宝否,没人知道。但就是参与了,他也绝不会把宝藏放到自己老家的公馆内。那么这个只通江边的地道是做什么用的呢?只能是猜测:一、徐是军政界的实力派人物,需要有逃生的通道。二、徐曾大量经营鸦片生意,这里会不会是运输鸦片的通道和储藏鸦片的仓库呢?
今天,站在徐公馆前,我们是看不到武湖了。当初的船码头仅存遗迹,河水早已干涸,昔日从江中登岸直入徐公馆的情形也只能在口碑中相传了。虽然地道仍存有一部分,但就是放入一只穿山甲也不可能穿透厚厚的土地,进入大江中了。
围绕徐公馆转一圈,发现公馆的一角斜切了一块,斜切的原因在于这不足一平方米的地盘当时属于邻居张姓人家,这家人不同意把自己的土地送给徐源泉,哪怕徐已是显贵。没有达成协议,徐氏家族便改变设计,把这里由直角变成了斜角,从而留下了这个遗憾又绝不是遗憾的切角。
面对这个切角,我想,人们真的应该认真地思考,历史人物给我们的感觉真是太复杂了。如果从细微处去了解这些曾经被批驳无数的人物,可以了解很多真实的历史,得到很多真实的感受。所谓历史不能脸谱化,这个小小的切角就是一个非常明显的证据。
今天的新洲二中前身,是徐源泉于1931年创办的私立正源中学。1949年6月人民政府接管了这所中学后,曾用来作为湖北省人民大学的教学楼,李先念兼任校长。1961年这里曾改为新洲二中的图书馆,现为教工宿舍。
当初书声琅琅的教学红楼,今天成为了学校的一道风景。我走进二中的图书馆时,一时间被这座知识的宝库惊叹了。这里保存着大量的时期的报刊和杂志,还完整地保存着一系列时期出版的书籍。如此众多的、珍贵的文化典籍,散发出浓郁的文化气息,长久地滋润着这所学府。正因为如此,从时期开始,这所学府便远近闻名。
长空之风浪浪,武湖之水沧沧;吾校巍巍,屹立仓溪之旁。农村教育徐公倡,生产教育吾校彰,鸡豚饲养稼穑忙。
勤苦读,融一堂;重道德,话麻桑,复兴中华,责在吾辈肩上,咨吾同学人济济,来自四方,还至故乡,谨期建设家乡,发扬正源之光。
新编《新洲县教育志》这样记述:“1959年12月2日(新洲二中)被定为湖北省28所重点学校之一,1961年8月列为湖北省18所重点中学之一。1965年1月9日确定为教育部直接联系的学校,为全国教学大改试点之一。”而这些,都是由徐源泉打下的基础。
万耀煌在湖北任职期间,也曾出资在家乡开办杨裴小学,并主持万氏族谱的修订。万于1949年5月去。1966年,他联络旅台的湖北同乡,创办季刊《湖北文献》。为了宣传湖北文化,他还在倡议收集存于的《湖北通志》等各种府县志。由仓埠出来的两位名人为家乡、为湖北的文化事业都做了贡献。这都是来自于乡风民俗的濡染和影响。
当初正源中学的教学楼,距离徐公馆仅百余米。由于处在长江边,风景自是格外优美。初年的北京编修馆馆员周少海,晚年落叶归根,回到仓埠。时值清明,站在江边,面对江风渔火,写下一联:
这位学术功底深厚的老人,退隐后被正源中学的文风吸引,把学校作为了自己的归宿,成为了一名中学教员。
面对仓埠的历史故事,我想说:仓埠,由储藏粮食而储藏将才,由储藏粮食而储藏人才。仓埠,就是曾经的宝库。
喜欢花鼓戏的朋友,一定知道楚剧大师沈云陔先生,仓埠作为楚剧之乡,也是大师的故里,也是西路花鼓戏的起源地,想要听到正宗的花鼓戏,不来这里是不行的。
沈云陔出生于1905年,从小热爱戏曲,艺名“十岁红”。13岁拜名丑李小安为师,习旦角;14岁加入职业花鼓戏班,16岁受聘于汉口花鼓戏春仙班,广泛吸收名家之长,自成一家。
60年的舞台生涯,沈云陔演出剧目200多个,塑造了一系列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他不仅是黄孝花鼓戏发展成楚剧的奠基人之一,还被梅兰芳赞誉为著名楚剧表演艺术家和一代宗师。
仓埠报祖寺原名报恩寺,始建于清朝光绪初年,璜定师从武昌宝通禅寺回到仓子埠,在镇民信支持下购置平房三间作为自修和弘法利生的道场。并请大儒、大书法家李开轩亲题报恩寺匾额,以示知本报恩之意,报恩寺由此得名。
寺庙 始建于清朝光绪初年。从清朝建寺,延续7代,仓埠报恩寺迄今已有120多年历史。佛教泰斗本焕大师和本乐法师就是报祖寺的代表。
1930年1月15日,本焕长老,胜缘成熟,毅然投报恩寺礼传圣老法师披剃出家,法号本幻,后改名为本焕。由于他刻苦修学,诚实勤谨,不仅得到师父的喜爱,还得到经常到庙上拜佛供养寺庙的万遐进女居士的喜爱。万居士是当时湖北省主席万耀煌的姐姐,自幼信佛,乐善好施,拜报恩寺开山师祖璜定老和尚为师,当地僧俗称她为万大姑太或万大师太。姑太认为本幻在这小庙里,由于当地深通的僧人不多,难于帮他深造。于是资助并介绍他到武昌宝通寺受戒。这就有后来,本焕大师回到仓埠为报恩寺诸菩萨圣像开光,为区别新洲道观河报恩禅寺 ,本焕亲改寺名为报祖寺,以示不忘祖师弘法利生之遗训,以证报恩寺原址祖庭之正宗佛根脉源。
紫薇都市田园景区坐落于武汉市新洲区仓埠古镇紫薇岭, 是国内首家将植物编制融入文化和艺术的AAAA级景区,特别是在文化创意方面,用植物编织的百家姓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属国内首创。景区有紫薇精品园林、紫薇文化博览、亲子互动体验、学生科普教育四大功能区,具有其他基地无可比拟的独特性。荣获全国青少年农业科普示范基地、武汉市科普教育基地、湖北省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实践教育基地、2017年荣获“武汉十大最美景点”、2018年荣获“武汉最受国内外游客喜爱的十大赏花地”等荣誉。
仓埠时光绿道,是一条独具特色的生态、文明、休闲绿道,融合了生态保障、慢行交通、休闲游览、文化创意、体育运动等功能。漫步其中,可以尽情感受大自然生态释放的无尽魅力,感受绿意盎然、花香水韵、人文古镇仓埠的田园风光,感受蓬勃发展的乡村振兴新气象。
花果山生态园还是目前全国最大的桂花单体园区,全国桂花品种最多的园区。每年金秋,不少人会前来赏桂花拍照打卡。
一行行花钵勾勒出舒缓柔美的弧线,一片片绿植,花间点缀其间,一圈圈喷灌苗圃的水花,在空中曼舞,忙碌的村民们,脸上洋溢出欢欣的笑容。
走进靠山小镇,清一色的徽派建筑和湖北地域特色农房相映成趣,水墨色调绘出的诗情画意,浓郁古朴的乡土风情,成就了别具一格的旅游观光圣地。
漫步山庄,在古树的掩映下,青瓦白墙,古色古香,令人仿佛置身画中。山庄内的民俗村,就像一片巧夺天工的雕塑群,雕栏玉砌,流水潺潺。
“我家的地”是一个集农耕研学、农事体验、观光旅游、休闲度假、特色民宿等服务为一体的有机蔬菜田园综合体。
在这里,我们可以做一顿农家饭,亲手摘下的有机蔬菜 ,新鲜而充满正能量,体验一次自己生火做土灶饭的感觉。
有大墓必有大城,是考古界的经验。以“墩”为线索,考古团队又对周边村子里带“墩”的地名进行了重点勘查,很快得到回应:周边几公里范围内的五峰村有“寨墩”,宝店村有“曾家墩”,陶岗村有“庙墩”,林江村有“大墩”。这些墩和龙王墩不同之处在于都是沿仓溪河或其支流分布,形制巨大,周围有壕沟环绕,呈现明显的西周时代遗址特征。
仓埠西周遗址古墓群的发现,不仅填补了武汉地区西周时期的历史空白,也让仓埠这座千年古镇,更加名副其实了。同时,也为仓埠未来在长江新区未来的区域定位,奠定了基础。
论经济发展,我们还得首先看地形图。如图所示,仓埠片区跟前面讲到的六指片区,有点类似。由于东临倒水,西边又临武湖湖区,这个水患肯定是少不了。像这样的一个片区,如果是单以农耕为主,那就得看老天爷心情了。谁曾想,就这样的一个临湖临河的地区,竟然也会有旱灾发生。仓埠街道目前主要自然灾害有除了洪涝就是干旱了;旱灾多在夏秋两季发生,偶有倒春寒;涝灾多发生在夏季,易涝地区有沿倒水河的白沙湖、董家湖、李家湖等几个水袋子和武湖二、三垦区;涝灾严重的一次发生在1991年7月9日,造成1.2万亩水稻、0.2万亩棉花、0.7万亩鱼池受灾,直接经济损失折合人民币5000万元以上。
面对这样的先天的地理环境,如果换作国外某些地区的人,那可能会按现在的说法,直接躺平了。而不服周的仓埠人,却选择了逆天改命。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乡愁、感恩,可能是这里的人们从小受到的文化熏陶与教诲,从的 徐源泉、沈云陔,再到现在的紫薇都市田园的董事长袁惠文。
2006年,袁惠文带着多年创业的积蓄,回乡流转了500余亩“坡岗地”,开始创建花卉苗木基地。 随后几年,回乡扎根的袁惠文借助“新花城”建设和赏花游热潮机遇,再次扩大种植面积,建设了“紫薇都市田园”景区,通过创新植物编织,将其打造为国内首家融入植物编织文化和艺术的4A级景区,在全球首创植物编织“百家姓”造型字,实现了从苗木种植到农文旅融合的转变,带领仓埠片区的人民找到了新的致富之路。
仓埠街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历代人才辈出,闻名遐迩。“一门两主事,五里三解元”之典故就出自仓埠。近代的徐源泉、万耀煌、夏寿康、萧耀南均是仓埠人,还有少将以上将军47位,陶希圣、陶述曾、叶秋心、沈云陔、严少臣、姚炳南、陶德安等一大批专家、学者与电影戏曲表演艺术家均出自仓埠。
如果说红安出将军;来到仓埠,这里也出将军;只不过,红安出党的将军,仓埠出的将军。因此,坊间“
厚重的文化底蕴、秀美的自然风光、淳朴的民俗风情,仓埠正获得越来越多游客的青睐。随着长江新区托管仓埠片区,并赋予仓埠片区打造文化旅游景区的定位,未来仓埠将借助其丰富的生态文化旅游产业优势,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仓埠这座古镇,正展翼飞翔!恭候着八方来客游,前来领略荆风楚韵、欣赏灵山秀水!仓埠欢迎你!仓埠的明天也将越来越好!
原文链接:http://www.wuhanlvyou.com/wan/6714.html
=========================================
http://www.wuhanlvyou.com/ 为 “武汉旅游” 唯一官方服务平台,请勿相信其他任何渠道。
去武汉玩 2021-11-13
去武汉玩 2021-11-12
去武汉玩 2021-11-12
去武汉玩 2021-11-12
去武汉玩 2021-11-12
去武汉玩 2021-11-14
去武汉玩 2021-11-12
去武汉玩 2021-11-14
去武汉玩 2021-11-13
去武汉玩 2021-11-13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