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之畔:候鸟与城市的和谐交响

 2025-01-11    30  

  在城市的钢筋水泥丛林里,总有一些角落,藏着大自然最生动的笔触,武汉东湖便是这样一处妙境。当秋冬的凉意渐次浸染,东湖宛如一块磁石,悄然吸引着远方的“精灵”纷至沓来,演绎出一场场人与鸟、自然与城市和谐共处的动人故事。

  往年十月,便是鸬鹚这些冬候鸟开启南迁之旅、奔赴东湖怀抱的时节。可今年,气候像是个爱“拖延”的信使,降温姗姗来迟,候鸟们的归期也跟着往后顺延了些。直到 11 月 19 日,东湖落雁景区的走人棋鸟岛上,才迎来数百只鸬鹚的栖息身影。彼时,岛上池杉树梢泛着独特的白色,那是季节更替与鸟儿“到访”交织留下的痕迹。这些池杉,就像忠实的老伙计,年复一年伫立在岛上,用坚韧又耐寒耐水的枝干,为鸬鹚撑起一方“安心之所”。

东湖之畔:候鸟与城市的和谐交响

  “下个月,这儿才真叫热闹呢!”景区园林科工作人员的话语里,满是对后续盛景的期待。可不是嘛,再过上一阵子,鸟岛会摇身一变,披上仿若雾凇的“银装”,其实啊,那是鸬鹚排泄物给池杉树“刷”上的独特“涂层”,在城市中心,能有这般别具一格、近乎童话的自然景致,实属罕见。

  11 月 23 日,东湖绿道上人头攒动,市民朱红燕穿梭其中,她可不是随意来凑个热闹,而是怀揣着对候鸟满满的期待,来赴一场“三年之约”。这一趟,收获颇丰,即便周遭游人如织,她还是敏锐捕捉到 41 种野生鸟类的踪迹,而那 400 多只普通鸬鹚集体捕鱼的场景,更是让她直呼过瘾。

  “湖面没游船捣乱的时候,那些鸬鹚可太有默契啦,一群群扎进水里,再冒出头,嘴里叼着鱼,活脱脱像训练有素的‘捕鱼小分队’!”朱红燕兴奋地描述着,眼里闪着光。她留意着候鸟的动态,心里有数,眼下还不是“大部队”全员到齐的时候,照这情形,估摸要到 12 月中旬,东湖才会迎来真正的“观鸟黄金档”,届时,天空、湖面,到处都是鸟儿矫健的身姿,奏响一曲最嘹亮的自然乐章。

  武汉,恰似一颗镶嵌在东亚 - 澳大利西亚迁徙通道上的“生态明珠”,本就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是众多候鸟越冬的心仪之地。周边的天兴洲、府河湿地、沉湖湿地等,皆是珍稀鸟类频繁“打卡”的生态据点。相较之下,东湖在鸟类数量和种类的“账面数据”上,或许没那么耀眼,那为何候鸟对它仍情有独钟呢?

  武汉市观鸟协会会长颜军一语道破玄机:“东湖妙就妙在,它在城市最热闹的‘心窝’里,打造出一片人鸟能和平共处的天地。”这里交通便捷,抬脚就到;人潮熙攘,烟火气十足,可即便如此,依旧保留着鸟儿安稳的栖息地。对候鸟来说,这是长途跋涉后的“温柔乡”;对城市而言,这是自然馈赠的珍贵“生态名片”。

  “鸟精着呢,环境好不好,它们心里明镜似的,乐意留下,就是对东湖生态最大的认可。”朱红燕感慨之言,道出这些年东湖生态与候鸟间愈发默契、稳固的关系,数量虽偶有波动,却都在自然的“合理区间”,恰似一段和谐的生态“韵律”。

  为了让候鸟在东湖的“家”更舒坦,落雁景区园林科的工作人员可没少忙活。“打算给鸟岛添上 100 来棵池杉,再把那些‘伤病’的老树清理清理,好让鸟儿安心过冬咯。”说话间,能感受到他们对这份“生态守护”工作的热忱。

  走人棋鸟岛四面环水,宛如一座“生态孤岛”,静谧且安全。可大量鸬鹚聚居,排泄物的腐蚀性、频繁起落嬉闹对池杉枝干的损伤,成了棘手难题。定期补种,就像给家园“修修补补”,只为延续这份安宁。

  游客不能登岛打扰鸟儿,景区便贴心打造观鸟栈道。这栈道,曲曲折折、视野开阔,沿着它踱步,鸟岛全貌尽收眼底。清晨与黄昏,是栈道上的“高光时刻”,运气好的话,能撞见百鸟齐飞,叽叽喳喳,翅膀扇动声、鸣叫声交织,奏响一曲激昂的“自然晨曲”与“暮歌”。

  为满足大家“探秘”鸟儿生活的好奇心,栈道边隔段距离就设有望远镜,扫码解锁,鸬鹚的一羽一喙、一举一动近在眼前。从 2022 年的两台起步,到今年新增四台且全靠太阳能驱动,景区这一“升级”之举,足见用心,后台统计的 1300 余次月度使用量,便是游客热情的最好见证。

  而景区售票处反馈的信息,也勾勒出东湖别样的吸引力:周末,亲子家庭组团,欢声笑语中开启自然探秘;工作日,老年团、摄影团、拍婚纱照的情侣们纷至沓来,各寻其乐,东湖就像一位慷慨的老友,接纳、包容着每一份热爱自然与生活的情怀。

  东湖,只是武汉这座城市与候鸟故事的一个“精彩章节”。放眼全城,越来越多地方正成为候鸟的“温馨驿站”。城市建设者们在规划公园、湿地修复时,悄然埋下“生态伏笔”,预留出鸟类栖息、觅食空间;环保志愿者穿梭街巷、湿地,宣讲护鸟知识,清理生态“死角”;普通市民也从最初好奇观望,到如今主动守护,自发惊扰候鸟行为。

  曾经,城市扩张与生态保护像是一对“矛盾体”,可如今在武汉,二者正携手“共舞”。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江滩边、公园里,或许就有一群群候鸟悄然栖息,它们与城市璀璨灯火相伴,无惧喧嚣;白日里,它们在湖面、湿地自在觅食、嬉戏,与游船、行人“擦肩”却互不惊扰。这般画面,是多年生态涵养、理念转变的成果,亦是城市文明与自然韵律深度融合的最美注脚。

  在未来,武汉有望打造出更多如东湖这般的“生态样板”,构建起一张覆盖全城、连通周边的“生态网络”,让候鸟无论飞抵城市何处,都能寻得一方净土,续写“年年归乡”的约定。而市民,也将在这场与候鸟的长久“对话”里,收获更多来自自然的馈赠,领悟生态平衡、和谐共处的真谛,让城市因鸟更灵动,鸟因城市更安然,奏响一曲永不落幕的生态“交响乐章”。

  我们不妨畅想,下一个秋冬,东湖畔、武汉城,候鸟归来时,又是怎样一番热闹且温馨的盛景?是鸬鹚数量再创新高,集体捕鱼阵仗更为壮观;还是又有新的“鸟类朋友”相中这片乐土,加入这场生态聚会?这答案,藏在城市持续推进的生态保护行动里,也攥在每一位市民守护自然的心间,值得翘首以盼。

  与此同时,从更宏观视角看,武汉在候鸟保护这件事上的作为,恰似一颗投入全国生态保护“湖面”的石子,激起层层涟漪。各地城市在发展进程中,都面临相似抉择:是在高楼林立间“挤兑”自然空间,还是巧妙布局,给候鸟、给万物生灵预留“栖息拼图”?武汉模式,给出清晰示范,珍视生态本底、融合城市与自然功能,便能收获生态与人文交相辉映的硕果。

  回溯过往,曾几何时,工业浓烟、污水排放让许多湿地“失色”,候鸟途经“绕路”;但如今,像东湖所在的武汉,以壮士断腕决心整治环境、修复生态,湖泊重归清澈,湿地再现葱郁,候鸟归期如约。这不仅是一场生态“逆袭”,更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重塑,告诫世人:守护生态,便是守护城市发展根基、守护生命共同体家园。

  展望前路,随着科技赋能生态监测、环保教育深入人心,武汉乃至全国城市与候鸟互动将迈入“精耕细作”新阶段。借助无人机、传感器追踪候鸟迁徙轨迹、健康状况,精准调控生态保护策略;学校、社区普及候鸟科普课堂,让爱护候鸟成为全民“下意识”举动,那时,城市天空下,每一次候鸟振翅,都是自然与文明和谐共鸣的美妙音符,谱就更恢弘壮阔的生态长卷。

  731部队是日本军国主义者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下令组建的细菌战秘密部队之一。1931年到1945年期间,731部队进行骇人听闻的实验和细菌战等,在中国犯下滔天罪行。数千名中国、苏联、朝鲜战俘和中国平民被用于细菌和毒气实验。

  来源:【荆门日报-荆门新闻网】本文来自【荆门日报-荆门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近日,广州花地湾地铁站出入口在改造过程中,因设计造型和颜色酷似“棺材”,在网上引发广泛讨论。随后,该造型地铁口被连夜拆除。涉事公司对此带来的“不良影响”迅速作出处理意见。

  中国驻泰国大使馆紧急提醒中国驻泰使馆提醒来泰中国公民警惕“高薪招聘”陷阱,不要轻信“高薪工作”、“包机票食宿”等虚假承诺,以免受骗上当。根据中泰免签协定,入境对方国家从事工作、学习等须事先批准的活动须在入境前办妥相应签证。

  1月11日凌晨0时55分许,人口贩运受害者、中国演员王星从泰国搭乘的航班,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11日凌晨1时20分许,上述航班乘客龙先生在浦东机场告诉极目新闻记者,他在飞机上见到了王星。

  1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发布了《关于2025年加力扩围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通知》。通知指出,2025年将扩大汽车报废更新支持范围、完善汽车置换更新补贴标准。

  近日演员王星去泰国演戏被绑架到缅甸妙瓦底一事在网上闹得沸沸扬扬,从王星去泰国后失联到他的心理学女朋友教科书式的应对,再到王星被泰国警方解救,1月11日0:55分,王星终于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凤凰网专访了泰缅边境人士,这看似英雄式的拯救,其实只不过是一通电话的事。

  近日,一位女大学生打车去机场,因拒绝司机绕路办私事,在高速上被司机强行赶下车,引发了社会强烈的关注与热议,这名司机也因此遭到了无数网友的指责与谩骂!

原文链接:http://www.wuhanlvyou.com/wan/6448.html

=========================================

http://www.wuhanlvyou.com/ 为 “武汉旅游” 唯一官方服务平台,请勿相信其他任何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