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陂18家A级景区开启文明旅游“公益一小时”活动

 2022-05-23    360  

  一面面红旗,似一颗颗炽热的红心。一个个“红马甲”,就是一道道最靓丽的风景线日上午,武汉以我为荣·黄陂区文明实践日启动仪式暨文明旅游“公益一小时”活动拉开帷幕。18支志愿服务队进入18个A级景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通过直播窗口,向全国游客发出文明旅游邀约。

  黄陂区旅游资源禀赋独特,拥有武汉境内最高的山、最洁净的湖、最大的森林公园,被誉为“城市花园”,是国家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国A级景区最密集的县市区。目前黄陂正在创建木兰湖国家旅游度假区,争创全国首个全域旅游服务国家质量奖。

  自然风景怡人,人文风景同样绚烂。全区20个街,674个村(社区)实现文明实践站所全覆盖。百万黄陂人,每4个人中,就有1名志愿者,883支志愿服务队遍布全区,300多个志愿服务项目便民、利民、惠民。涌现出马旭、孙东林、刘培、刘洋等一批全国、省、市道德模范。

  活动中,全国道德模范孙东林宣读文明旅游倡议书,号召广大市民“在点点滴滴的文明实践中做更好的自己、建更美的家园”。全国道德模范、市代表、市新时代好少年代表全体志愿者宣誓,共同发出“文明旅游从我做起”的号召。黄陂志愿服务徽章正式亮相并发布。黄陂文明旅游实践活动蔚然成风。

  在黄陂,无论是打卡备受青睐的网红景点,还是感受旖旎的田园风光,抑或体验野趣露营,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都能做到自觉排队、爱护环境设施、出游不留“痕”,自觉守护黄陂景区的“高颜值”。

  文明旅游离不开志愿服务引导。黄陂各大景区都有特色志愿服务队,线下志愿者们因地制宜开展文明实践活动,引导游客文明旅游。线上充分利用互联网,传播文明实践理念和知识。

  木兰山风景区是一个森林覆盖率达95%以上的天然生态宝库。这里有支林场森林防火特色志愿服务队,他们一边开展森林防火巡查、宣传森林防火“十不要”原则等工作,一边开展线上直播,向广大网友传递防灾减灾、应急自救、避险逃生、森林防火等知识。

  大余湾是一个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湾内的古建筑群属明末清初的民俗建筑,20余条巷子纵横分隔,现存70多栋石砌屋,尽显“民俗大观”。景区内的文物保护志愿服务团队活跃在湾子各个角落,持续开展“文物保护从我做起”志愿服务活动,提醒游客保护文物古迹,爱护生态环境,并利用短视频、直播等方式,传播大余湾耕读文化及古村落保护相关举措。

  黄陂区还依托1个区级文明实践中心、20个街道文明实践所、670个村(社区)文明实践站,统筹调度志愿服务队,通过系统派单,服务队接单方式,让志愿者队伍与旅游服务需求精准对接。

  黄陂区引入智能化管理手段,通过聚合资源,整合平台,将景区车流、人流和停车场等信息,反映到大数据平台,在节假日对人流、车流作出预警、分流,尽量减少游客等候时间。

  加大旅游基础设施投入,建成130公里旅游环线条旅游公交线座星级旅游厕所。今年初黄陂前川中环线正式通车,无缝链接木兰景区群,域内基本可实现半小时通达。

  完善母婴室、轮椅等公共服务设施,提升游客体验,为游客打开更多方便之门,助力减少不文明现象的发生。

  黄陂还率先制定实施“1+3”旅游综合监管制度,成立黄陂区旅业协会,实施旅游诚信红黑榜发布制度,定期公布违规名单,逐步完善行业自律机制;综合运用12301智慧旅游服务热线政府服务热线、手机App以及微信公众号等投诉平台,完善旅游投诉处理机制。

  “这里风景美,人文更美。”在木兰水镇景区,来自江西的游客曾伟游玩后感慨,最令他惊喜的不仅是黄陂的美景,还有村湾干净清爽的地面、志愿者热心的服务。

  “好山好水好黄陂,这里不仅是我们的家园、城市的花园,还是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标杆。”主动加入木兰花乡景区志愿服务队的葛师傅说,景区美了,村民生活好了,闲暇之余大家都想用行动向游客传递温暖,用笑容迎接的游客,“我们希望游客有宾至如归的感受,也希望游客们像爱护自己的家一样爱护我们的景区”。

  一面面红旗,似一颗颗炽热的红心。一个个“红马甲”,就是一道道最靓丽的风景线日上午,武汉以我为荣·黄陂区文明实践日启动仪式暨文明旅游“公益一小时”活动拉开帷幕。18支志愿服务队进入18个A级景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通过直播窗口,向全国游客发出文明旅游邀约。

  黄陂区旅游资源禀赋独特,拥有武汉境内最高的山、最洁净的湖、最大的森林公园,被誉为“城市花园”,是国家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国A级景区最密集的县市区。目前黄陂正在创建木兰湖国家旅游度假区,争创全国首个全域旅游服务国家质量奖。

  自然风景怡人,人文风景同样绚烂。全区20个街,674个村(社区)实现文明实践站所全覆盖。百万黄陂人,每4个人中,就有1名志愿者,883支志愿服务队遍布全区,300多个志愿服务项目便民、利民、惠民。涌现出马旭、孙东林、刘培、刘洋等一批全国、省、市道德模范。

  活动中,全国道德模范孙东林宣读文明旅游倡议书,号召广大市民“在点点滴滴的文明实践中做更好的自己、建更美的家园”。全国道德模范、市代表、市新时代好少年代表全体志愿者宣誓,共同发出“文明旅游从我做起”的号召。黄陂志愿服务徽章正式亮相并发布。黄陂文明旅游实践活动蔚然成风。

  在黄陂,无论是打卡备受青睐的网红景点,还是感受旖旎的田园风光,抑或体验野趣露营,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都能做到自觉排队、爱护环境设施、出游不留“痕”,自觉守护黄陂景区的“高颜值”。

  文明旅游离不开志愿服务引导。黄陂各大景区都有特色志愿服务队,线下志愿者们因地制宜开展文明实践活动,引导游客文明旅游。线上充分利用互联网,传播文明实践理念和知识。

  木兰山风景区是一个森林覆盖率达95%以上的天然生态宝库。这里有支林场森林防火特色志愿服务队,他们一边开展森林防火巡查、宣传森林防火“十不要”原则等工作,一边开展线上直播,向广大网友传递防灾减灾、应急自救、避险逃生、森林防火等知识。

  大余湾是一个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湾内的古建筑群属明末清初的民俗建筑,20余条巷子纵横分隔,现存70多栋石砌屋,尽显“民俗大观”。景区内的文物保护志愿服务团队活跃在湾子各个角落,持续开展“文物保护从我做起”志愿服务活动,提醒游客保护文物古迹,爱护生态环境,并利用短视频、直播等方式,传播大余湾耕读文化及古村落保护相关举措。

  黄陂区还依托1个区级文明实践中心、20个街道文明实践所、670个村(社区)文明实践站,统筹调度志愿服务队,通过系统派单,服务队接单方式,让志愿者队伍与旅游服务需求精准对接。

  黄陂区引入智能化管理手段,通过聚合资源,整合平台,将景区车流、人流和停车场等信息,反映到大数据平台,在节假日对人流、车流作出预警、分流,尽量减少游客等候时间。

  加大旅游基础设施投入,建成130公里旅游环线条旅游公交线座星级旅游厕所。今年初黄陂前川中环线正式通车,无缝链接木兰景区群,域内基本可实现半小时通达。

  完善母婴室、轮椅等公共服务设施,提升游客体验,为游客打开更多方便之门,助力减少不文明现象的发生。

  黄陂还率先制定实施“1+3”旅游综合监管制度,成立黄陂区旅业协会,实施旅游诚信红黑榜发布制度,定期公布违规名单,逐步完善行业自律机制;综合运用12301智慧旅游服务热线政府服务热线、手机App以及微信公众号等投诉平台,完善旅游投诉处理机制。

  “这里风景美,人文更美。”在木兰水镇景区,来自江西的游客曾伟游玩后感慨,最令他惊喜的不仅是黄陂的美景,还有村湾干净清爽的地面、志愿者热心的服务。

  “好山好水好黄陂,这里不仅是我们的家园、城市的花园,还是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标杆。”主动加入木兰花乡景区志愿服务队的葛师傅说,景区美了,村民生活好了,闲暇之余大家都想用行动向游客传递温暖,用笑容迎接的游客,“我们希望游客有宾至如归的感受,也希望游客们像爱护自己的家一样爱护我们的景区”。

原文链接:http://www.wuhanlvyou.com/wan/621.html

=========================================

http://www.wuhanlvyou.com/ 为 “武汉旅游” 唯一官方服务平台,请勿相信其他任何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