拐个弯走进老武汉 探秘万松园热门商圈中的博物馆与公园好逛

 2024-11-10    45  

  提起万松街道,你的脑海里第一反应是不是小龙虾等美食?其实,这条街道有着武汉最“黄金”的地段,还隐藏着一座“宝藏”博物馆。

  9月,长江日报《拐个弯,走进老武汉》专栏视频拍摄团队走进万松街道。湖北地质博物馆副馆长刘鸿飞带着长江日报主播侯钰倩一起,带领全国游客探索万松街道美食之外的风情万种。

  湖北地质博物馆始建于1956年,它的前身是湖北省地矿局用于放置矿石、岩石、化石的标本陈列室。

  目前,经过全面升级改造后,设有地球演化厅、生命演化厅、资源与环境厅、多媒体功能厅四个展厅。全方位记录了地球及宇宙的演化常识、地形地貌演变、矿产资源及古生物生命演化过程等,自然的兴盛与衰亡在此得见,让人不禁感叹生命的奇妙。

  这块看似普通的大石头,其实是一件“天外来客”,历经亿万年的漂泊来到了地球,向人类诉说着宇宙的秘密。

  光化铁陨石于1978年发现于湖北老河口市,以前叫光化县,所以以地名命名。不要看它个头不大,55公分长、45公分宽,但是它有276.2公斤,是目前地质博物馆中较大的铁陨石之一。

  灯影恰尼虫,属于前寒武纪(距今约5.5亿年)埃迪卡拉动物群的重要属种,是湖北省地质科学研究所丁启秀研究员1978年发现于宜昌西陵峡南岸的石板滩。

  这是全球首次发现的一块“恰尼虫”实体化石,也是中国第一件“埃迪卡拉生物群”化石,在华夏大地开启了探索寒武纪大爆发以前生命世界的新篇章。

  刘鸿飞介绍,恰尼虫作为一种5.5亿年前远古海洋中的生命体,代表着地球上最早期的多细胞生命的记忆。在亿万年后的今天,恰尼虫以化石的形式“重见天日”,对我们认识地球生命的演化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意义。

  大大小小的古生物化石,吸引了正在逛馆的游客驻足观看。其中,身长6米、高3米的“湖北郧县龙”化石让不少小朋友投来了崇拜的目光。

  刘鸿飞介绍,这是湖北省发现的第一条较为完整的恐龙骨骼化石,也是唯一以“湖北”命名的恐龙属种,“产自云县地区,是我们湖北老乡。”恐龙出现于三叠纪末期,繁盛于侏罗纪,灭绝于白垩纪,湖北的恐龙化石出土时代都是白垩纪晚期,属于恐龙种群中较为晚期的类型,对研究恐龙灭绝有一种指示意义。

  刘鸿飞将博物馆旁边的武商商圈形容为“一颗璀璨的钻石”。「武商商圈」在万松园这一带散发着耀眼的光芒,吸引着人们前来感受时尚与繁华的魅力。

  「全国首家比亚迪品牌体验中心」在武汉国际会展中心落户,在这里除了能够看到不同的新能源汽车,还能够看到磷矿石在新能源电池中的现实应用。

  如何为遛娃的家长规划出一条万松街道“一日游”的最佳攻略?建议早上去打卡湖北地质博物馆,中午在武商商圈解决午餐,下午可以去马路对面的中山公园。

  她与公园里的小象合影,路过记忆中的游乐场、假山、宝塔,还有曾偶遇过小狗的石墩,拍下童年同款照片,与儿时的自己打个招呼。

  随着音乐响起,水池喷出的水花交替舞出“跳跃彩虹”“海浪”“舞动屏风”“礼花”“松塔”“烟花”“孔雀开屏”“彩虹桥”“大鹏展翅”和“烟雾”等10种花型,而夜场音乐喷泉秀利用LED彩灯更是增添了视觉上的震撼效果。

  从湖北地质博物馆到中山公园的这一段路程,是一次对自然与历史的探索,是一次充满惊喜的寻宝之旅。一起来万松街道拐个弯,偶遇的不仅仅是小龙虾哦!

  ④ 请自觉维护观看秩序,服从现场管理,注意人身和财产安全爱护公共设施,保护公共环境卫生,做到文明观看。

原文链接:http://www.wuhanlvyou.com/wan/6088.html

=========================================

http://www.wuhanlvyou.com/ 为 “武汉旅游” 唯一官方服务平台,请勿相信其他任何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