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28 140
1950年,新中国成立不久,中南局负责人邓子恢、李雪峰准备盖招待所,看中东湖梅岭南山临湖的一块荒地。经过修整,1952年,在此盖起一座凹型青砖瓦房,即南山甲所。
1958年,湖北省委在离甲所不远处扩建东湖宾馆,1959年底梅岭一号竣工,随后梅岭二号、三号相继竣工。
1953年2月,在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来武汉,下榻原中南局招待所,即现在汉口惠济饭店内的一栋平房式别墅。1956年5月起,来武汉都下榻南山甲所。1960年起改住梅岭一号,直至1974年。
连日来,武汉东湖宾馆,前来参观故居的游人络绎不绝。据最新考证,从1953年2月至1974年10月,先后48次到东湖,最长的一次住了178天,累计居住时间仅次于北京,东湖宾馆也因此曾被人们称为“湖北中南海”。
在东湖梅岭的故居看上去并不起眼。周边古木参天,茂密的枝丫覆盖着几幢低矮的石头房子,她宁静,内敛,但张力磅礴。她伫立在东湖一隅,抬眼即是烟波浩渺——面积33平方公里、全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城中湖。远处,左有磨山,右有珞珈山,水汽蒸腾,气势如虹。
陈列馆馆长郑敏庭研究这段历史十余年,访问过在东湖期间的几乎所有健在的工作人员、的专职摄影师,研究文字70余万。他对这些照片及背后的故事如数家珍。
记者问,在东湖梅岭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有哪些?郑敏庭讲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在此提议第二次复出。
那是1974年7月至10月,最后一次住在东湖梅岭,其间前后接待了5批来自第三世界的国家元首及政要,有3次作为陪同团团长出席。在中外媒体记者面前称赞:“绵里藏针,柔中有刚,思想强,人才难得。”
在“”中遭受,直至1973年才恢复党组织生活和国务院副总理职务。次年7月,来到东湖梅岭后,经过反复思考,决定将推到党政军领导的第一线日下午,他让秘书电告北京,提议担任中央、国务院第一副总理、兼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
2 最先提出实践是检验线月《光明日报》发表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引发了全国性的真理标准大讨论,影响深远。然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句话最先由谁提出?一直是一个谜。
这篇评论员文章原本是一篇学术论文。文中说,早在1845年,马克思就提出了检验真理的标准问题:“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后来,在《新主义论》里说:“真理只有一个,而究竟谁发现了真理,不依靠主观的夸张,而依靠客观的实践。只有千百万人民的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尺度。”还在《实践论》里说过:“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这里说“只能”、“才是”,就是说,标准只有一个,没有第二个。
其实,“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原话,也是最先提出来的。郑敏庭告诉记者,1963年11月,、等人在东湖宾馆写《在战争与和平问题上的两条路线——五评苏共中央公开信》,此文打印出来后,修改时,加注了“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本来就是一个大哲学家,他改完这篇文章,很高兴,还在东湖边照了一张相。这张照片如今也挂在故居陈列馆内。
1958年,中东局势骤然紧张。美国一面入侵黎巴嫩,一面支持蒋介石骚扰。蒋介石扬言要,从美国买来U2高空侦察机,还经常轰炸福建沿海,并空投特务。此前,美蒋曾签订《共同防御条约》,美国第七舰队也开到海峡“巡逻”。
8月23日,在北戴河一声令下,几万发炮弹射向金门。4天后,艾森豪威尔发表讲话,美国将注意力从中东转至远东。9月,离京来汉,在南山甲所就炮击金门和中美华沙谈判问题给周恩来、黄克诚写信。他提出炮击金门集中打与打零炮相结合的策略。9月15日起,中美代表在华沙谈判,我方要求美国停止干涉中国内政,撤出在海峡的一切武装力量,不再向我领海领空军事挑衅。
这一仗一直到1979年元旦才结束。中间停停打打,打打停停,边谈边打,将军事、、外交斗争绝妙地结合在一起,彻底挫败美国“划海而治”中国的意图。后来,军事界称之为“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观”。后来曾说,炮击金门,就是要帮助蒋介石守好金门。在接受采访时,郑敏庭分析:“当时如果收复了金门,就中了美国的计,肯定独立;不收复金门,让蒋介石拥有金门这个‘’的基地,从而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当历史的硝烟散去,更显现出的远见和高明。”
1953年2月16日,在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到武汉,视察了汉水两岸,坐木船浏览了东湖。19日,在汉的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林一山接到中南局通知,让他陪同登上“长江”舰,前往南京。
在“长江”舰上,问林一山:南方水多,北方水少,能不能借点水给北方?林一山展开一张长江流域水利资源综合利用规划草图。的目光缓缓掠过图上标注的众多待建水库群,定格在三峡峡谷,他指着草图问:你觉得,这么多支流水库加起来,能不能抵上在三峡修建一个大水库?林一山回答,从防洪效益上来讲,这些支流水库加起来也抵不上在三峡修一个水库。
随后林一山即派出勘察队,经多次考察,先后设计了三条可能的引水线路。其中一条就是在丹江口建水库,引汉(水)济黄(河)。1958年8月,《中央关于水利工作的指示》颁布,第一次正式提出南水北调。同年9月1日,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开工,初期工程在1974年全部完成,运行至今,这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奠定了基础。
据东湖宾馆资料显示,从1958年至1974年,先后在此接见了来自64个国家的94批外宾,其中13批由国家元首、政府首脑率队,9批由副总理、副议长或部长率队,还包括埃德加·、安娜·路易斯·斯特朗、韩素音等许多国际知名人士。
特别是,金日成先后6次来东湖,接见了4次,另有2次是金日成路过武汉,出于对东湖的喜爱,就下榻在东湖宾馆;越南劳动党主席胡志明先后13次下榻东湖宾馆;柬埔寨的西哈努克亲王,也多次来东湖宾馆住宿。规模最大的一次是1966年7月,在东湖梅岭接见了出席“亚非作家紧急会议”的160多名代表,这些代表来自52个国家。
是湖南人,少年时深受湖湘文化影响,而湖湘文化是从楚文化分流出来的区域文化形态。湖北则是楚文化中心和发祥地。屈原流放时,曾在东湖边行吟。还在湖南第一师范读书时,就熟读了屈原的《离骚》,对屈原无限欣赏。站在屈原放逐之地,面对烟波浩渺的东湖,何尝不曾吟诵:“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建国前,至少6次到过武汉。早在1911年武昌首义时,18岁的就准备赶到武汉参加军,因交通断绝而折回长沙,参加了湖南新军。从1918年至1922年,去北京、上海和返乡途中,又多次路过武汉。其中,1918年第一次到武汉时,住在恽代英创办的“利群书社”,并深受启发,回长沙后创办了“文化书社”。1926年末,在武昌红巷筹办农动讲习所,次年写下了著名的《湖南农动考察报告》。
1927年2月,杨开慧携幼子毛岸英、毛岸青,随住在武昌都府堤41号。写作《湖南农动考察报告》时,怀着身孕的杨开慧一遍一遍帮着誊抄。同年4月4日,第三个儿子毛岸龙在武昌同仁医院(今武汉三医院)出生,那天恰逢武昌农动讲习所开学典礼,直到第四天,才赶到医院看望妻儿。
智者乐水,一生酷爱游泳,武汉的大江大湖便深深吸引着。从1956年5月,63岁的第一次畅游长江,到1966年7月,73岁的最后一次畅游长江,11年间,在武汉畅游长江40多次。其中,1956年5月31日至6月3日,3次畅游长江后,在东湖梅岭南山甲所挥毫写下著名的《水调歌头·游泳》:“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
1953年2月,在建国后第一次来武汉时,想去汉阳看看,但苦于没有桥,长江、汉水水流汹涌,陪同人员都不同意,但坚持坐船视察了汉水两岸。次日,亲自到黄鹤楼一带勘察,决定了在龟山和蛇山之间架设武汉长江大桥的方案。大桥建设期间,多次来到工地。
原文链接:http://www.wuhanlvyou.com/wan/5965.html
=========================================
http://www.wuhanlvyou.com/ 为 “武汉旅游” 唯一官方服务平台,请勿相信其他任何渠道。
去武汉玩 2021-11-13
去武汉玩 2021-11-12
去武汉玩 2021-11-12
去武汉玩 2021-11-12
去武汉玩 2021-11-12
去武汉玩 2021-11-14
去武汉玩 2021-11-12
去武汉玩 2021-11-14
去武汉玩 2021-11-13
去武汉玩 2021-11-13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