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规格谋划黄陂木兰文化生态旅游区发展创建国家级旅游开发区

 2022-05-20    337  

  目前,武汉“大光谷、大车都、大临空、大临港”的产业格局初现,唯缺“大旅游”支撑。12月10日,在市全域旅游大发展会议上,省委、武汉市委陈一新发出号召,武汉要高举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旗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都市旅游和乡村旅游为主题,挖掘新潜力、激活新要素、集聚新动能,使旅游业成为武汉赶超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努力打造独具特色的中国旅游休闲示范城市和国际滨水旅游名城。

  他指出,推动武汉全域旅游大发展,事关人民幸福,事关转型发展,事关城市形象,对于建设“三化”大武汉具有重要意义。他要求,全市上下要牢固树立大旅游观和“一盘棋”思想,把推进全域旅游大发展作为市委、市政府直接主抓的一项重点工作,创新机制体制,加大招商力度,强化督促考评,努力开启武汉全域旅游大发展新征程。因此,把黄陂木兰文化生态旅游区申报为国家级旅游开发区,上升到国家级发展战略,对于武汉发展“大旅游”形成“五大产业”的新格局势在必行,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从机制体制上统筹升级。将黄陂木兰文化生态旅游区申报为武汉第一个国家级旅游开发区,使武汉形成“大光谷、大车都、大临空、大临港、大旅游”的五大产业新格局,践行总提出的“五大发展新理念”,并按副市级行政管理体制运行,统筹协调市、区相关部门,提高旅游宏观管理能力,形成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保护、统一管理、统一营销的体系和联动机制,推动武汉“大旅游”产业跨越发展。以试点带动示范,对接武汉市全面改革试验区域发展战略,将黄陂区木兰文化生态旅游区体制机制创新改革列入2018年省市级改革项目,并将旅游区确定为省市旅游体制改革试点区,从省市级层面破解改革阻力,加大改革推动力度,为全市旅游创新改革创造出更多可复制可在全国推广的经验。

  从规划布局上统筹升级。优化全域旅游规划布局,以陈一新提出的武汉市“一轴一心一山三城百湖”全域旅游发展格局为引领,加快推动黄陂木兰文化生态旅游区融入武汉市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实施旅游品牌驱动战略,创造旅游发展新引擎,“提挡加速”全域旅游建设,加快木兰文化生态旅游区形成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的全域旅游发展模式。优化交通路网规划布局,进一步提高木兰文化生态旅游区旅游公路服务水平,打通或提升由市区进入景区的旅游公路,在旅游区构建串联各景区的云轨循环旅游观光交通体系,并在武汉市外围高速公路合理设置进入黄陂的旅游导引标识牌。优化旅游产品规划布局,利用黄陂区丰富的旅游资源,打造高端旅游产品和特色旅游产品,支持黄陂区成功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木兰文化生态旅游区创建国家旅游度假区。优化旅游宣传规划布局,将黄陂绿色生态游、乡村休闲游与武汉城市旅游一起,纳入省市旅游宣传,打造武汉旅游宣传“三足鼎立”格局,并将木兰文化、盘龙文化、二程文化、红色文化旅游列入武汉市旅游主打产品;加大对黄陂旅游的宣传力度,多在旅游区内举办大活动、大赛事、大论坛,并在争取参与国际旅游展会、赛事、开辟国际旅游宣传市场上给予大力支持。优化土地规划布局,在编制和调整全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时,充分考虑黄陂木兰文化生态旅游发展的空间布局和旅游项目建设用地要求,并在年度土地供应中,增加旅游业发展用地指标。

原文链接:http://www.wuhanlvyou.com/wan/596.html

=========================================

http://www.wuhanlvyou.com/ 为 “武汉旅游” 唯一官方服务平台,请勿相信其他任何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