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风景区这些新路名诗意满满

 2022-05-19    305  

  挽月、揽风、看山、听湖……这些美好的词语,都出现在了武汉的路名中。记者12日获悉,市民政局公布了21条道路的标准地名。

  这也是国家新《地名管理条例》公布后武汉发布的标准地名通告,路名寄托对美好生活向往和区域发展的寓意更为强烈。

  东湖风景区的多条新路名充满诗情画意,如沐阳路、疏雨路、挽月路、揽风路、观云路、望霞路。通告中说,取“阳光、日月、山水、微风、细雨、云霞”等浪漫美好场景,形成系列路名,体现区域用地开发功能导向,表达对区域发展的美好愿望。

  这些路均位于东湖风景区的鼓架片区,记者探访发现,这些路正在规划建设中,绝大部分还没有设置路标。通告中要求,各地名标志主管部门根据此标准名称,尽快设置符合国家标准的地名标志。

  国家新《地名管理条例》于上月公布,5月1日起施行,新《条例》要求,进一步优化地名环境,便利群众生产生活,更好地传承保护地名文化。

  标准地名是怎么来的呢?根据《武汉市地名管理办法》,武汉市规划行政部门编制路名规划,经专家咨询论证后向社会公示。公示期满后结合公众意见修改,报市规划委员会审查通过,并及时告知市民政部门,由市民政部门向社会公布。经公布的规划道路名称即为标准地名。本次公布的东湖风景区14个美好的路名都在今年3月经过公示。

  记者梳理发现,公布标准地名非常频繁。据统计,仅去年8—12月,民政部门就公布了6批共75条道路的标准地名,平均1个月就有15条路拥有标准地名,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城市发展的良好态势。

  记者查询发现,武汉市地名委员会办公室发布的相关《通知》要求,“道路专名采词要体现当地地理、历史、文化和时代特征,体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早在2012年公布的标准地名楚汉路、汉街、烟霞路等,烟霞路靠近沙湖,取自北京颐和园涵远堂对联中一句,“西岭烟霞生袖底”,寓意沙湖波光潋滟的景致。本次公布的标准地名江夏区齐心路,位于纸坊街道辖区,该道路位于齐心村附近,寓意居民齐心建设新城。

  “地名是一个城市、社区或村庄的‘活化石’”,武汉民俗专家刘谦定介绍,道路命名多是约定俗成的,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他建议,基于老地名进行修改,更改时要注重历史文化传承,同时方便市民使用和记忆,要体现出对市民建议、市民出行感受和市民识别便利度的充分考虑。

  标准路名必须规范使用,违反《武汉市地名管理办法》相关规定,不使用标准地名或者地名书写不规范的,由民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处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此外,涂改、损坏或者擅自设置、移动、遮挡、拆除地名标志的,由设置地名标志的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还将处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造成损失必须依法承担赔偿责任。(长江日报)

原文链接:http://www.wuhanlvyou.com/wan/591.html

=========================================

http://www.wuhanlvyou.com/ 为 “武汉旅游” 唯一官方服务平台,请勿相信其他任何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