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16 61
文物承载着中国党人坚如磐石的信仰信念,彰显着历久弥新的初心使命。文物不仅是国家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凝聚人民力量的重要载体。临海斗争历史悠久,在临海大地上也留下了党史文物。为庆祝中国党成立100周年,在全局上下掀起党史学习教育热潮,引导广大党员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市文广旅体局编选了临海市文物手册,让党员干部更好地了解前辈走过的道路,从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恩泽医局旧址位于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古城街道文化社区望天台43号,主要文物本体构成有养病院、教学楼、清气院,连接三栋建筑的前廊、后廊,院内保存4眼泉井,总占地面积227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50平方米。恩泽医局为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英国传教士白明登医生创办。22年8月(1933)后由原恩泽医局医士天台陈省几从教会购买医局产权,改局为院,称恩泽医院,并附设恩泽医校。2011年12月,在原址开设台州恩泽院史馆,陈列开放展示。
现存主体文物建筑为,正北为主楼,称养病院;主楼西侧由两架廊桥连接两幢附屋,北为教学楼,南为清气院,前廊连通清气院和教学楼,后廊连通教学楼和养病院,总占地面积2270平方米,建筑面积1550平方米。内设门诊、病房、手术室等,主楼中设一礼拜堂,设教学场所和学生寝室,集医院、教学、传教功能于一体。养病院主楼嵌直立“恩泽医局”石匾。
恩泽医局是台州最早的西医医院,有很高的医药文化及文物价值;院址建筑是英国圣公会浙江教区开办的第三所医院,是早期西式医院的代表性建筑之一,有较高的建筑艺术和科学价值。恩泽医局在抗战时期救治了杜利特行动坠机受伤飞行员,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及中美友谊的重要纪念地,不仅承载了重大国际意义,还有非常重要的历史、社会、文化价值。2017年1月13日,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列入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10月7日,被国务院列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东湖烈士陵园位于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区东湖北岸的大固山东端南麓,安葬在解放一江山岛战斗中壮烈牺牲的烈士。一江山岛是由两个小岛组成的仅有几平方公里的荒岛,原属临海海门(现台州市椒江区)东南方10海里处。1954年11月至1955年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陆、海、空军联合,对军据守的一江山岛进行了渡海登陆作战。在解放一江山岛战斗中光荣负伤的部分伤员转送临海就医,而牺牲的烈士则长眠东湖岸边烈士墓园。
东湖烈士陵园于1956年4月建成,整个园区东西长53米,南北深120米,占地面积6360平方米。其中墓穴区东西37米,南北26米。山顶建有六柱攒尖顶烈士亭,内树烈士纪念碑。纪念碑正面为“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大字,碑阴书烈士名录及概述建造烈士墓的目的和意义。碑文楷书,填以金色。在这里安息的120名烈士中,除了在一江山岛战役中牺牲的烈士外,还有在敌人刑场上慷慨就义的、在解放初期剿匪战斗中牺牲的、以及在为建设社会主义、保卫国家财产和捍卫人民利益而献出宝贵生命的烈士。1983年4月15日,被临海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杨哲商烈士故居位于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古城街道广文路4号。杨哲商烈士故居为四合院建筑,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56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970平方米。院子二进门,大门开在偏东,门框石质,紧靠东厢房。正房平面五开间,通面阔25.85米,两厢平面各三开间,计前后院房屋大小18间。其中东厢房三间系杨哲商烈士故宅。从整个建筑的风格来看,房屋的建造年代当在清代中晚期。
杨哲商(1884--1911)为近代活动家、辛亥烈士。杨烈士故居虽仅三间,但为了更好地纪念这位为了而光荣献身的辛亥烈士,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同时也考虑到整体性和便于保护展示缅怀,又加临海县特别支部成立地旧址,实施对整座四合院予以整体保护。
1926年12月,张崇文等在其岳父杨哲商故居,成立临海县特别支部,张崇文。临海县特别支部在组织上受上海区领导,是当时浙江地区在上海党组织指导下最早建立的13个组织之一。
西厢翘角楼为近代著名文学家朱自清来临海执教省立第六中学的寓所。2001年2月18日,被临海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杨哲商烈士墓位于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区东湖公园内,位于临海博物馆与东湖石刻碑林之间。1983年4月15日,被临海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杨哲商(1884~1911),辛亥烈士。谱名秀濬,字叶南,号哲商,学名旭东,号以行,临海市城关旧仓头人。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加入光复会。入会后,为联络党人,常奔忙于沪、杭、绍间,又奉秋瑾之命与陈韶等往嘉兴、湖州筹措与粮饷。辛亥起,杨在上海参与攻打上海江南制造总局的战斗。上海、杭州相继光复后,党人组织江浙联军会攻南京,炸弹需求量剧增,杨哲商等通宵达旦赶制供应。1911年11月6日凌晨,因误触,当场牺牲,年仅28岁。1912年8月,浙江省议会决议,将杨哲商灵柩运回浙江,与陶成章、沈由智三烈士合葬于杭州西湖凤林寺前。1914年4月浙江都督朱瑞撰《杨烈士事略》。
杭州杨氏墓采用石板构筑,墓体呈正方形,前置供案,镌刻碑文镶嵌墓面,简洁端庄。1964年迁至鸡笼山,“”期间被毁。1981年9月,再迁建于南天竺。临海杨哲商墓系其妻沈美芳于1936年7月所建。形制基本上仿自杭州原墓,墓坐东朝西,长方形,斜披四阿式八字顶,墓内用石板构筑,外部抹以水泥。墓高2.2米、宽4.8米、侧面宽3.98米。占地面积约240平方米。墓面为临海县县长庞镜塘所题,“杨烈士哲商之墓”横排隶书,墓前置水泥予制园桌与鼓凳。
四岔党支部早期小峙花台门活动点,位于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桃渚镇小峙村2-16~2-18号,其地花台门,屋主为原临海县塗桃区东洋乡乡长金梅村住宅,系抗日战争时期地下党组织活动场所之一。建筑属晚清风格,东南向,二层重檐,现存正房五开间,东厢房三间,宽18.1米、深19.8米。占地面积约375平方米,建筑面积约504平方米。明间五柱七檩,木栏杆有浮雕,正屋中堂佛龛饰堆塑及墨书对联,东北墙石花窗雕工精美,南台门顶堆塑南瓜一对,意为瓜瓞连绵。19年(1930)建,旧台门外建有碉楼,1958年拆改。
四岔党支部早期小峙花台门活动点原屋主人曾任临海县塗桃区东洋乡乡长,属乡宦士绅阶层,该屋为近代过渡时期代表性建筑。1929至1943年期间,此地是四岔地下党活动旧址。2011年9月27日被列入市第一批临海市文物保护点。
四岔党支部早期顺南活动点处于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桃渚镇顺南村47号,现为东洋办事处的老干部活动室,原为东洋镇政府所在地。宅院原系临海县塗桃区东洋乡乡长陈孔彰所建,陈孔彰系北平大学毕业生,曾留学日本,此为仿日式结构建筑。
此宅三合院,砖瓦房,南向,四坡大盖顶,宽19.6米、深16.05米,占地面积约32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560平方米。正房五开间,六柱七檩,中为厅堂。东西厢房各一间,南山墙尖顶、东西各附长方体立柱一对。后墙有拱型石门,窗台与地面铺石板。37年(1948)落成。此地是四岔地下党活动旧址。
此宅是抗日战争时期、人士聚会的场所,二楼悬有1987年2月,临海市人民政府颁发东洋镇“抗日战争根据地”匾额,更具有历史纪念意义和丰富的文化信息。2011年9月27日,被列入第一批临海市文物保护点。
原文链接:http://www.wuhanlvyou.com/wan/5381.html
=========================================
http://www.wuhanlvyou.com/ 为 “武汉旅游” 唯一官方服务平台,请勿相信其他任何渠道。
去武汉玩 2021-11-13
去武汉玩 2021-11-12
去武汉玩 2021-11-12
去武汉玩 2021-11-12
去武汉玩 2021-11-12
去武汉玩 2021-11-14
去武汉玩 2021-11-12
去武汉玩 2021-11-14
去武汉玩 2021-11-13
去武汉玩 2021-11-13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