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30 126
绿水青山卧城中,人水和谐慢生活。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报告同时提出,要“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提高市域社会治理能力”。为奋力打造世界名湖、人民乐园,东湖风景区正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积极探索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新路径。
“一引其纲,万目皆张”。在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东湖风景区工委强化系统治理,高位推进、高点谋划,以市域之治助推平安东湖建设。
把牢基层治理“定盘星”,激活基层治理“全盘棋”,组织体系建设及资源配置健全十分关键。自探索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新路径以来,东湖风景区工委充分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作用,加强对社会治理工作的领导,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切实增强了市域社会治理的统揽力和执行力。
紧紧围绕省委、市委统一部署和工作要求,东湖风景区坚持把市域治理(平安建设)工作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结合工作实际,印发《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开创平安东湖建设新局面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文件,高位推进工作实施。工委领导班子成员组建起平安东湖建设领导小组,并划分为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等12个专项组,高点谋划,建立起上下联动、全域推动的工作格局。与此同时,与30家区属单位、派驻机构、机关部门签订平安建设目标管理责任书,高效组织,层层压紧压实责任,推动社会治理工作纵深发展。
以“群众得实惠、管理出实效”为导向,东湖风景区建强做实小区党建、建强社区工作队伍、建强基层志愿服务队伍,建立“工委领导包保社区、下沉单位党组织包保小区、党员包保居户”责任体系,完善网格党支部98个,选派党小组长199名,设立党员中心户300名,把党的领导贯通社会最小单元,把党的工作落到基层最末端。
满怀为民之情、坚定为民之志、提升为民之能、办好为民之事,东湖风景区打造“陶久娣工作室”,创新“1+17”提升计划,在以东湖新城社区为代表的全区各村、场、社区等城市治理“神经末梢”,深化“1314”社区治理格局,形成“上面千条线,基层拧成绳,治理结成网”的社区治理力量体系。党建引领下,东湖风景区东湖新城社区党委创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东湖新城社区也成为全市基层治理示范点,并与全国多个社区结为“伙伴”,党建引领社区治理东湖经验在全国播种开花。“住在东湖畔,我们舒心得很”“有啥事,找社区”,住在东湖新城社区的居民很有幸福感,也很有安全感。
源头治理,固本强基。为保障平安东湖建设、推进市域社会治理,东湖风景区全力完善维护国家安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防范化解社会矛盾风险、保障公共安全等工作机制,从“源头”上下功夫,人“源”地“源”前移,确保突出问题第一时间有人管、管到位,护一方山水平安祥和。
漫步东湖,你总能见到一抹“安心蓝”——景区内、绿道上、周边重点通道节点,东湖风景区公安分局依托LBS警务大数据平台、重点部位管控平台、视频图像应用平台、智慧交通平台、数字派出所等“五大平台”,实时掌握景区客流、车流、警情情况,人工、智能齐上阵,全力守护东湖安全。
东湖风景区将社会治安力量延伸至辖区各个角落,研究制定《敏感节点东湖绿道突发案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在梨园警务站设置前线指挥部,安保警力分段包点,与医疗、消防救援部门全线联动,部署水空一体救援系统,推动旅游安保从“陆地警务”向水、陆、空联动的“立体警务”升级,实现了湖面、绿道、景点警情“1、3、5”分钟快速反应,从“源头”上为东湖筑起“安全墙”。近三年,东湖风景区累计接待游客5505.79万人次,在今年的中秋国庆8天“双节”大考中,武汉东湖位列全国5A旅游景区接待人数第六名,未发生旅游安全责任事故,东湖进入全国最安全景区行列。
向源头再进一步,东湖风景区政法力量深入一线,多次组织辖区代表、政协委员、廉政监督员、社区干部、群众代表、案件当事人、律师召开纳谏座谈会,下企业“大调查、大走访”,对标对表整改,建立健全“警企”“警校”“警景”联动机制,全区形成了良好工作格局。
基层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能否切实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考验着基层治理的能力。东湖风景区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在景区、社区、企业、高校等地开启矛盾化解“快通道”,完善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和多元调处化解机制,增添了更加暖心的治理温度。
为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径,东湖风景区通过部门共建、问题共治、资源共享的工作机制,将辖区矛盾化解在基层。“万名进社区”“律师进社区(村)”“领导干部基层大接访”“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一系列“巡回式送法解纷”措施陆续开展,东湖挂牌成立全省首家风景区“庭所联动工作站”,创新诉前矛调机制,实现“矛盾不出景区”,全力打造法治建设的“东湖样本”。专业人民调解团队进驻综治中心,东湖新城社区也创新建立起“诉源同治工作站”,居民有矛盾,第一时间能在家门口得到有效解决。依托“微邻里”、“法指针”、智慧社会信息平台,畅通诉求表达渠道,让矛盾纠纷发现在早、化解在小,今年来共化解矛盾纠纷353件,化解率100%,实现了将矛盾化解在萌芽、解决在基层。
致力于打造世界东湖、人民乐园,在提升文化旅游“硬实力”的同时,东湖风景区悉心谱写“旅游安全”文章,开放线上线下投诉通道,多渠道了解游客需求,通过线上回复、线下调解,及时处理游客投诉和涉旅网络舆情,旅游投诉受理率、处理率100%,满意率达98%以上。
引领、法治保障、德治教化、自治强基、智治支撑,东湖风景区坚持把引领贯穿市域社会治理全过程和各方面,全面提升市域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起全域德育网络,完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并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现代科技与市域社会治理深度融合。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在东湖,时常能在景区、社区、校园、企业看到一抹“志愿红”,他们有的是热心游客,有的是社区居民,有的是下沉党员,有的是辖区师生,各方力量共同努力,积极参与到社会治理中。
行民之所盼,为民生幸福“加码”。共同缔造成果在东湖风景区遍地开花。8月31日,新修建的杨园南路延长线正式通车,道路直通二环线辅道和东湖绿道楚风园停车场,有效缓解了沿线交通拥堵情况,缩短了周边3000余户居民的通勤距离,和盛世家居民代表吴先生为东湖风景区管委会送上红彤彤的锦旗。
暖民心,聚人心。东湖风景区不断健全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做到治理过程让群众参与、治理成效让群众评判、治理成果让群众共享,越来越多的人自发当起平安东湖、文明东湖的卫士,共同呵护美好家园。东湖新城社区居民自发组建起“老东湖巡逻队”“谢小玉志愿服务队”等一批志愿服务队伍,华侨城社区国际志愿者团队团结一心为居民服务,平安东湖志愿者亮出“十八般武艺”为游客保驾护航……一批又一批志愿者站了出来,全动守护东湖的时代已经到来。
业主“刷脸”就能自动测温、开门,“智能快递车”让收发快递安全高效,“智慧眼”24小时无死角守护景区平安……聚人防物防技防合力,建宜游宜居宜乐之地,智慧系统覆盖,让东湖“平安卫士”们“站”得更高、“看”得更全,构筑起市民游客安心的“防护网”。
在东湖畔,居民住得舒心。“刷脸进楼栋,让不法分子无所遁形,我们的居住环境也更安全了。”东湖新城社区居民周先生说,不仅楼栋门设置了人脸识别系统,小区出入口也建起人脸识别、测温、门禁一体机,社区新增32个“高空摄像头”严控高空抛物。数字赋能也让居民生活更加便捷——东湖风景区建立起“一键响应”平台、“一证能办”终端,全区28个职能部门、39个基层站所、18个社区(村)进入“东湖微邻里”平台为民服务。12345、武汉微邻里、城市留言板、数字等进入“民呼我应”系统,辖区居民仅凭身份证就能就近办理百余项民生事项。
今年中秋国庆期间,为缓解旅游高峰期交通难题,东湖风景区以“智”破题。“手指动一动就能预约停车,到达即停,十分便利。”仅需扫码、阅读须知、填写预约时间三个步骤即可预约,像河南陈先生这样,通过“预约停车”很快找到车位的游客不在少数。
“这是东湖首次引入智慧停车预约服务,携手百度地图、高德地图这些科技企业,实时推送停车场数据,为自驾游客节省找车位的时间。假期通过百度地图导航进入东湖各景区的人数达到157.4万人,同比增长37.45%。”
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一幅共建共治共享的美好画卷正以更安心、更暖心、更舒心的方式在东湖拉开。以平安底色提升幸福成色,未来东湖风景区将继续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不断提升平安东湖建设水平,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以市域之治助推平安东湖建设再创佳绩。
原文链接:http://www.wuhanlvyou.com/wan/4204.html
=========================================
http://www.wuhanlvyou.com/ 为 “武汉旅游” 唯一官方服务平台,请勿相信其他任何渠道。
去武汉玩 2021-11-13
去武汉玩 2021-11-12
去武汉玩 2021-11-12
去武汉玩 2021-11-12
去武汉玩 2021-11-12
去武汉玩 2021-11-14
去武汉玩 2021-11-12
去武汉玩 2021-11-14
去武汉玩 2021-11-13
去武汉玩 2021-11-13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