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陂旅游指南

 2023-09-22    144  

  “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几度思归还把酒,拂云堆上祝明妃。”1200多年前,唐代大诗人杜牧登临木兰山,留下了如此壮美诗句,缅怀巾帼英雄花木兰。

  木兰家何处?“西陵最胜,盖三楚极观”之木兰山也,她东拥木兰湖,南瞰木兰川,西挽滠河水,北枕大别山。相传,木兰将军生于此,长于此,也卒于此。

  顺道而上,一路古迹纷呈。绝壁之上,木兰殿挺立,四廓戏彩凤,朱柱走龙蛇,青瓦映碧宇,飞檐指云霄。木兰殿牌坊上有两处雕刻,“双凤朝阳”在上,“二龙戏珠”在下。凤上龙下的格局与中国传统建筑习惯相反,但这不是失误,是人们为了表明对木兰将军的敬仰之情而有意为之。

  步出木兰殿,抬头可见玉皇阁,据说这里是当年朝廷为木兰将军赐冠之所。木兰代父从军12年,英勇善战,屡建奇功。她不受朝禄,解甲归乡,后来朝廷派遣文武大臣专程来此为木兰赐冠。为表明木兰“功悬日月”,赐冠之所便定在可触日揽月的最高峰。

  云烟浩淼山色秀,木兰将军外婆家,说的是现在木兰天池的位置。据当地人口头相传,木兰将军小时候生活在外婆家中,经常在山间练习武艺。小天池旁有座外婆桥,是木兰将军上下山的必经之地。

  小天池坝上,木兰将军雕像下,流水潺潺。放学回家的小姑娘挽起裤脚走在坝上,清凉的泉水浸过脚趾,她们忍不住了,弯下腰,感受着水的清新。突然,水花四溅,一片欢声笑语,她们打起了水仗。

  一缕阳光洒在木兰将军雕像上,洁白而光耀,她默默地注视着自己的后人,看着她们嬉戏玩耍,目送她们慢慢消失在云烟深处。

  花木兰传说似点睛之笔,碧水青山顿生灵气。目前,这儿已形成了面积达750平方公里的木兰生态旅游区。

  在这里,有太多的名胜让你想到这位巾帼英雄,木兰山、木兰湖、木兰天池、木兰古门、木兰清凉寨、木兰云雾山。

  木兰故里究竟在何处?关于这个问题,历来是各执牛耳、众说纷纭。目前主要有湖北黄陂说、河南虞城说、陕西延安说、安徽亳州说和山东任城说。但木兰故里只能有一个,有关专家通过实地考察和案头工作,认为后四说皆佐证不足,唯湖北黄陂说较为可信。

  木兰是汉代人,出生于武汉市黄陂区距离木兰山北数里之遥的姚集大城潭(古称双龙镇),故后葬在木兰山北坡的一片高亢台地。

  明《木兰古传》称:“木兰将军黄郡西陵人也……。”清《忠孝勇烈奇女传》亦述:“木兰姓朱,为湖广黄州府西陵县双龙镇人。”西陵系黄陂在汉代的古县名。

  众多的史籍皆言木兰辞官弗受,愿归故里,以侍双亲至终的事实。也就是说,木兰生于兹,必卒于兹。《黄陂县志》卷七载古时一江左宜兴人作《游木兰山记》曰:“今古墓俨然,山麓里人岁操壶酒、豚蹄以尊以奠。其为故里,复奚疑哉……。”

  古时这里曾设置木兰县。从古至今,置县取名之类的事皆非民间或地方政府所能为之,而是权在中央朝廷。在南北朝时,中央朝廷就已认定黄陂北部是木兰将军的故乡了。

  清康熙、雍正年间钦定官修的煌煌万卷文献典册《古今图书集成》将关于木兰的事迹诗文都置于黄陂的条目里。黄陂境内的木兰山,据史料记载,原名“建明山”,因木兰将军墓在该山,为纪念木兰将军,故改名木兰山。

  《选集》第5卷中,就收录有同志生前所讲:“湖北黄陂县有个木兰山……”等语,亦可视为佐证之一。

原文链接:http://www.wuhanlvyou.com/wan/3707.html

=========================================

http://www.wuhanlvyou.com/ 为 “武汉旅游” 唯一官方服务平台,请勿相信其他任何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