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名湖、人民乐园”

 2023-01-16    182  

  在刚刚过去的元旦佳节,武汉欢乐谷35万平方米花灯点亮“年年有余”红火新年,武汉植物园奇珍异植打开探索自然的大门,听涛景区新年音乐会奏响新年轻快的旋律……元旦佳节三天,东湖文化旅游市场呈现恢复性增长,市民游客畅游东湖山水间,在此许下对2023年的期待与向往。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着力提升城市功能品质”“着力筑牢生态安全屏障”“着力打造文化强市、做强文旅产业”。市代表、东湖风景区工委、管委会主任刘栿堂做客长江日报直播间时表示,新的一年,东湖风景区将充分发挥功能区的作用,积极践行习生态文明思想,守正创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奋力打造“世界名湖、人民乐园”,“全区将提振信心,快速恢复,加速增长,大力推进东湖全域综合整治提升工作,奋力实现生态惠民、文旅利民、提升为民”。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去年11月5日,习总在《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开幕式上的致辞中讲道,“中国有很多城市像武汉一样,同湿地融为一体,生态宜居”。武汉也成为全球首个超千万人口的国际湿地城市,东湖的湿地建设成果得到与会国际嘉宾及媒体的认同。“武汉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推进东西山系的建设、东湖绿道三期建设,新建绿道100公里,让市民享有更多亲近自然的绿色空间,为东湖风景区未来的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刘栿堂说,“新一年,我们将通过东湖全域提升,为人民群众打造更多生态绿色空间,从提升生态、讲好故事、拓展绿道、改造景村、赋能旅游、完善交通、强化亲水、打造亮点、传承经典、系统治理十大方面,推出一系列新构想、新举措。”

  具体来说,提升生态方面,将锚固区域生态格局,生态为本。讲好故事方面,将擦亮东湖文化名片,充实文化内涵。拓展绿道方面,将在现有基础上外拓成网、内联完善,有计划地新增200公里绿道,全面提质蓝绿空间。改造景村方面,将坚定不移推进景中村改造,缔造景城互促新格局。赋能旅游方面,将通过智慧旅游建设,提升游赏服务体验及旅游品质,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完善交通方面,将把周边交通体系、景区交通体系进一步完善对接起来,实现景区快达慢游。强化亲水方面,将以优化景区游泳场所和现有水上乐园等方式,把水文化做足,点亮东湖活动“生命力”。打造亮点方面,将新建一系列新的亮点区域,促进文旅功能提质。传承经典方面,将通过活动激活文化,焕发传统景区新魅力。系统治理方面,统一规划,分步实施、项目支撑,初步已谋划全域提升项目90余个,将有序推进,使其功能、品质、配套更加完善,让游客满意,让市民舒心。

  320万平方米“水下森林”向绿而生,投放320万斤花白鲶鱼优化水生态环境、2万余株新植苗木茁壮生长,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中华秋沙鸭现身东湖……2022年以来,东湖风景区坚持抓环保、优生态。提升水质方面,推进湖长制,稳步推进水生动植物生态系统修复工程,持续开展“四水共治”;守护“青山”方面,全面推行林长制,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对每一个安家在东湖的生灵给予尊重和关爱。刘栿堂介绍,去年及前年,受到严重干旱、水位下降、局部蓝藻等自然变化因素影响,东湖水质局部有所下降,但在不懈努力下,东湖全域总体水质稳定在IV类,部分子湖达到III类水质。

  “总强调,人类应该以自然为根,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绿水青山是东湖发展之根源,生态是东湖的本色,保护东湖生态环境,我们义不容辞、责无旁贷。新一年,东湖风景区将积极践行、深入践行、系统践行,在生态的保护、治理、建设上付出更大的努力,计划采取系列重大举措,以更高标准‘护绿’,更严举措‘治污’,更大力度‘降碳’。”刘栿堂表示,治水是一项系统工程,下一步,东湖风景区将继续加强湖泊治理和管理,创新东湖湖长制工作管理机制,持续推进汤菱湖及全湖水质稳步提升,加快实施流域范围内溢流及面源污染控制,加强推进“水下森林”水生态修复,提升湖泊生态系统多样性和稳定性等。同时,东湖风景区还将对部分山体进行林相、季相改造,尤其是磨山、枫多山、九女墩等,打造四季多变的森林景观,使东湖生态持续向好。

  听涛焕新了,落雁大变样了……2022年,东湖多了不少网红热点话题,东湖“又上新了”成为高频词,国庆七天,央视《新闻联播》等栏目5次聚焦东湖,落雁景区一跃成为东湖“最佳出片地”之一,听涛景区滨湖岸线焕新、夜景吸睛,磨山景区樱花园改造成功,各大专类园的提档升级层出不穷,马鞍山森林公园生态改造有序推进。

  “因地制宜、量体裁衣,在现有基础上,激活东湖文化资源活力、稳抓融合、兴文旅、抓项目、稳投资,是我们正在并将持续走的道路,力争在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后,实现文旅市场快速恢复、加速增长,达到最好水平。”刘栿堂介绍,接下来,东湖将从生态惠民、文化挖掘、夜游提升、旅游设施丰富、智慧赋能、文旅产品创新等方面,为游客带来一系列开放举措、新增功能、惠民政策等,干货十足。

  未来东湖将更开放,将实现游园开放。如过去仅在牡丹花期开放的东湖牡丹园,将于春节后常年向市民开放,开门纳客。同时,将把过去部分封闭的景区门打开。

  未来东湖绿道将更长,有望达到300公里。今年将打通东湖南路,完成30公里支线建设,实现东湖绿道一二期全线公里东湖绿道,后续再增加100公里绿道。

  接下来,东湖将更“热闹”!大年初一至正月十八,“东湖迎新大鱼灯会”邀请广大市民游客前来观灯赏玩。同时开展2023年“喜迎新春惠游东湖”文旅惠民活动,东湖风景区管委会及相关文旅企业将拿出20万张惠民票(券)。

  “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优化调整,我相信今年东湖的游客量将持续呈现恢复性增长。”刘栿堂热情向广大市民游客发出邀约,“‘世界名湖、人民乐园’,我在东湖等你们、欢迎你们,为你们当好向导!”

  ◎320万平方米“水下森林”向绿而生,投放320万斤花白鲶鱼优化水生态环境、2万余株新植苗木茁壮生长。

  ◎编制完成《东湖保护与发展“十四五”规划》《东湖整治提升规划》《东湖文旅提升整体策划》等一系列蓝图,为2023年提振经济谋篇发力。

  在刚刚过去的元旦佳节,武汉欢乐谷35万平方米花灯点亮“年年有余”红火新年,武汉植物园奇珍异植打开探索自然的大门,听涛景区新年音乐会奏响新年轻快的旋律……元旦佳节三天,东湖文化旅游市场呈现恢复性增长,市民游客畅游东湖山水间,在此许下对2023年的期待与向往。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着力提升城市功能品质”“着力筑牢生态安全屏障”“着力打造文化强市、做强文旅产业”。市代表、东湖风景区工委、管委会主任刘栿堂做客长江日报直播间时表示,新的一年,东湖风景区将充分发挥功能区的作用,积极践行习生态文明思想,守正创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奋力打造“世界名湖、人民乐园”,“全区将提振信心,快速恢复,加速增长,大力推进东湖全域综合整治提升工作,奋力实现生态惠民、文旅利民、提升为民”。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去年11月5日,习总在《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开幕式上的致辞中讲道,“中国有很多城市像武汉一样,同湿地融为一体,生态宜居”。武汉也成为全球首个超千万人口的国际湿地城市,东湖的湿地建设成果得到与会国际嘉宾及媒体的认同。“武汉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推进东西山系的建设、东湖绿道三期建设,新建绿道100公里,让市民享有更多亲近自然的绿色空间,为东湖风景区未来的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刘栿堂说,“新一年,我们将通过东湖全域提升,为人民群众打造更多生态绿色空间,从提升生态、讲好故事、拓展绿道、改造景村、赋能旅游、完善交通、强化亲水、打造亮点、传承经典、系统治理十大方面,推出一系列新构想、新举措。”

  具体来说,提升生态方面,将锚固区域生态格局,生态为本。讲好故事方面,将擦亮东湖文化名片,充实文化内涵。拓展绿道方面,将在现有基础上外拓成网、内联完善,有计划地新增200公里绿道,全面提质蓝绿空间。改造景村方面,将坚定不移推进景中村改造,缔造景城互促新格局。赋能旅游方面,将通过智慧旅游建设,提升游赏服务体验及旅游品质,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完善交通方面,将把周边交通体系、景区交通体系进一步完善对接起来,实现景区快达慢游。强化亲水方面,将以优化景区游泳场所和现有水上乐园等方式,把水文化做足,点亮东湖活动“生命力”。打造亮点方面,将新建一系列新的亮点区域,促进文旅功能提质。传承经典方面,将通过活动激活文化,焕发传统景区新魅力。系统治理方面,统一规划,分步实施、项目支撑,初步已谋划全域提升项目90余个,将有序推进,使其功能、品质、配套更加完善,让游客满意,让市民舒心。

  320万平方米“水下森林”向绿而生,投放320万斤花白鲶鱼优化水生态环境、2万余株新植苗木茁壮生长,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中华秋沙鸭现身东湖……2022年以来,东湖风景区坚持抓环保、优生态。提升水质方面,推进湖长制,稳步推进水生动植物生态系统修复工程,持续开展“四水共治”;守护“青山”方面,全面推行林长制,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对每一个安家在东湖的生灵给予尊重和关爱。刘栿堂介绍,去年及前年,受到严重干旱、水位下降、局部蓝藻等自然变化因素影响,东湖水质局部有所下降,但在不懈努力下,东湖全域总体水质稳定在IV类,部分子湖达到III类水质。

  “总强调,人类应该以自然为根,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绿水青山是东湖发展之根源,生态是东湖的本色,保护东湖生态环境,我们义不容辞、责无旁贷。新一年,东湖风景区将积极践行、深入践行、系统践行,在生态的保护、治理、建设上付出更大的努力,计划采取系列重大举措,以更高标准‘护绿’,更严举措‘治污’,更大力度‘降碳’。”刘栿堂表示,治水是一项系统工程,下一步,东湖风景区将继续加强湖泊治理和管理,创新东湖湖长制工作管理机制,持续推进汤菱湖及全湖水质稳步提升,加快实施流域范围内溢流及面源污染控制,加强推进“水下森林”水生态修复,提升湖泊生态系统多样性和稳定性等。同时,东湖风景区还将对部分山体进行林相、季相改造,尤其是磨山、枫多山、九女墩等,打造四季多变的森林景观,使东湖生态持续向好。

  听涛焕新了,落雁大变样了……2022年,东湖多了不少网红热点话题,东湖“又上新了”成为高频词,国庆七天,央视《新闻联播》等栏目5次聚焦东湖,落雁景区一跃成为东湖“最佳出片地”之一,听涛景区滨湖岸线焕新、夜景吸睛,磨山景区樱花园改造成功,各大专类园的提档升级层出不穷,马鞍山森林公园生态改造有序推进。

  “因地制宜、量体裁衣,在现有基础上,激活东湖文化资源活力、稳抓融合、兴文旅、抓项目、稳投资,是我们正在并将持续走的道路,力争在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后,实现文旅市场快速恢复、加速增长,达到最好水平。”刘栿堂介绍,接下来,东湖将从生态惠民、文化挖掘、夜游提升、旅游设施丰富、智慧赋能、文旅产品创新等方面,为游客带来一系列开放举措、新增功能、惠民政策等,干货十足。

  未来东湖将更开放,将实现游园开放。如过去仅在牡丹花期开放的东湖牡丹园,将于春节后常年向市民开放,开门纳客。同时,将把过去部分封闭的景区门打开。

  未来东湖绿道将更长,有望达到300公里。今年将打通东湖南路,完成30公里支线建设,实现东湖绿道一二期全线公里东湖绿道,后续再增加100公里绿道。

  接下来,东湖将更“热闹”!大年初一至正月十八,“东湖迎新大鱼灯会”邀请广大市民游客前来观灯赏玩。同时开展2023年“喜迎新春惠游东湖”文旅惠民活动,东湖风景区管委会及相关文旅企业将拿出20万张惠民票(券)。

  “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优化调整,我相信今年东湖的游客量将持续呈现恢复性增长。”刘栿堂热情向广大市民游客发出邀约,“‘世界名湖、人民乐园’,我在东湖等你们、欢迎你们,为你们当好向导!”

  ◎320万平方米“水下森林”向绿而生,投放320万斤花白鲶鱼优化水生态环境、2万余株新植苗木茁壮生长。

  ◎编制完成《东湖保护与发展“十四五”规划》《东湖整治提升规划》《东湖文旅提升整体策划》等一系列蓝图,为2023年提振经济谋篇发力。

原文链接:http://www.wuhanlvyou.com/wan/1813.html

=========================================

http://www.wuhanlvyou.com/ 为 “武汉旅游” 唯一官方服务平台,请勿相信其他任何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