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黄陂发布十四五旅游规划包括了临空

 2023-01-15    192  

  (一)实现高质量的发展。“十四五”时期,旅游业进入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攻坚期。新时代,旅游消费结构和消费需求不断升级,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打造旅游精品是当下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 “十四五”时期,黄陂区必须通过提升旅游区点、旅行社的服务水平,规范和优化旅游住宿、在线旅游经营服务,提高导游和领队业务能力,建立完善旅游信用体系,不断增强旅游市场秩序治理能力,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促进旅游高质量发展。

  (二)推进文旅融合发展。以文促旅,以旅彰文,文化和旅游是一对经济孪生体。推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培育形成文化和旅游创意产业链和产业集群,组建跨界、跨域融合的产业集团和产业联盟,形成旅游、文化、体育、娱乐、康复、餐饮、传媒等融合的产业体系。通过业态创新、产品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科技创新等多种创新手段,形成“旅游+”的融合产业布局。

  (三)致力乡村振兴发展。十九大会议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其20字目标方针。“十四五”时期通过旅游名村名镇创建、产业精准扶贫、人居环境整治、乡村人才培育、农村文化保育、村民素质提升、基础环境改善等工程,来推进乡村振兴,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四)促进数字创新发展。随着5G时代的到来,信息化、智慧化、数字化、智能化能够为旅游产业的发展注入新活力和创新力。“十四五”期间,黄陂区旅游产业应推进“科技+旅游”的融合发展,在智慧旅游产品打造、智能服务、数字管理、游客量监控、目的地营销等方面积极引入数字化技术,促进科技为黄陂区旅游产业发展赋能。

  (一)完善建设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十三五”期间,黄陂区齐心协力,多措并举,已成功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但还需要发挥全域旅游的引领作用,进一步创新和落实打造旅游产品项目,进一步优化服务,提升旅游业对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带动能力。

  (二)创建国家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黄陂区文化多样,旅游产业势头强盛,通过“十四五”时期的发展,对黄陂区资源进行梳理整合,重构区域空间、丰富区域业态,以文化IP突破口提升文化和旅游品质,最终把黄陂打造成一处文化和旅游产业齐头并进、产业融合发展良好并形成了一定模式和特色的文旅新区,创建成为国家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

  (三)创建国家级山水林田湖综合发展先行先试区。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是实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核心载体。黄陂区有如诗如画、闻名全国的木兰山水,立足于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以全域旅游产业体系为支撑,将黄陂区建设成为山水林田湖综合发展先行先试区,践行习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辐射带动武汉市生态旅游业的发展。

  通过提升“木兰故里、康谷之都”旅游品牌的影响力,合理配置旅游产业要素,开拓多元化投资渠道,创新发展旅游新业态,实现提质增效。争取到2025年末游客年接待量达到4162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567亿元,旅游业将发展成为黄陂区的重要的支柱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龙头产业。

  依据黄陂旅游资源分布、产业发展优势、生态基底及城乡发展格局,融入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文旅融合、科技创新、空间优化的新观念,以全域联动为导向,构建“一核一带一环三区”的旅游业发展新格局。

  一核即为前川商贸文化旅游新城核,位于前川街道。优化滠水河“一河两岸”生态环境和城市景观风貌,配套现有黄陂旅游集散中心的餐饮、娱乐、购物等旅游要素功能,以打造二程文化研学休闲旅游的长江非遗小镇为核心,以文化休闲、旅游综合服务和商贸购物为三大主要功能,打造前川商贸文化旅游新城,使其成为辐射黄陂全域的旅游综合服务地、辐射武汉的旅游中转集散地和黄陂区风貌展示的窗口。

  一带即为南北水陆联动休闲带,位于滠水河两岸、黄土公路沿线。岱黄高速黄土公路是贯通黄陂全域的交通动脉,滠水河是联系黄陂南北并对接长江的生态水廊,是一个集交通、生态、文化、农业、美丽乡村等优势于体的特色空间。“十四五”期间,通过将黄土公路升级为旅游公路、滠水河沿线休闲绿道的建设,带动滨河休闲、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成为水陆联动休闲带,同时对内串联重要景区和城乡,对外通达前川旅游集散中心和木兰旅游新港,成为以水为主题的南北大动脉。

  一环即为美丽乡村与绿道旅游环。以旅游大环线和绿道环线建设为契机,开发沿线乡村田园和山水资源,串联已有的景区景点、美丽乡村、休闲农业园、自驾车营地等多类型的旅游景区及接待设施,打造一条旅游环线经济带。提升沿线山水田园村落的景观质量,打造全域景观环,将游客引入黄陂全域空间。

  1.木兰山水康养度假区。布局在以木兰文化生态旅游区为核心的山地区域。首先,对已有景区提档升级,深入挖掘木兰文化,以文化创意和服务提升为方向,促进北部现有景区旅游产品提档升级。其次,利用山水生态资源的优势,以健康旅游和休闲度假为未来发展方向,引入大投资项目,打造北部木兰山水康养度假区。再次,以景区为带动,借鉴莫干山开发模式,吸引境外资金直接投资、运营山地精品度假和健康养生旅游度假项目,带动乡村旅游发展,打造武汉城市圈山水田林休闲中心和国际文化生态度假天堂。

  2.休闲农业体验区。布局在以木兰大道周边为核心辐射的区域。该片区为黄陂区现代都市农业重点推进区,拥有多家集观光、参与、科普接待能力的农业园区。以农民创业园和优势农业基地建设为依托,发挥黄陂区位和农业传统优势,吸引社会直接投资、运营,开发主题鲜明、以美学体验和生活教育为特色的休闲农业产品,将本土农产品精深加工为特色旅游商品,打造为以田园休闲、旅游商品展销为代表的现代都市农业,成为武汉市亲子游和田园休闲度假首选地。

  3.临空商务服务区。布局在天河机场为辐射的周边核心区域。借鉴香港国际机场、韩国仁川临空经济区的发展模式,充分发挥临近武汉天河国际机场的优势,整合临空经济区内各种交通资源,实现天河机场至黄陂主要旅游区交通无缝对接,不断拓展临空经济区的空间辐射能力。以盘龙城遗址公园、汉口北国际交易中心、周大福珠宝文化旅游区等商贸及休闲项目为基础,延伸空港商贸休闲服务产业链,拓展全时段消费产品,打造临空不夜城,塑造“天上来客第一站”形象,将巨大的旅客流量转化为高品质的旅游者。

原文链接:http://www.wuhanlvyou.com/wan/1802.html

=========================================

http://www.wuhanlvyou.com/ 为 “武汉旅游” 唯一官方服务平台,请勿相信其他任何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