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新增一处国家5A级旅游景区江湖好评无数高铁2h可直达!

 2022-08-15    205  

  “5A级景区是一种稀缺的产业资源,是一个地区旅游的金字招牌。它代表着中国景区最高标准,代表着中国旅游及市场资源。”

  有八达岭的秀,也有居庸关的险,台州府城墙(又称“江南长城”)东起揽胜门,西至靖越门,与灵江隔岸相望,直抵巾山西麓。据记载,台州府城墙始筑于东晋,扩建于唐朝,定型于宋,完善于明清,伫立此间已有1700余年的光阴。

  作为中国现代保存最完好的古城墙之一,古城墙全长6280米,现存4730米,凝结着古人的智慧与才干。时年,戚继光驻守台州府,为防倭寇侵袭,创造性地修建了13座空心敌台,兼具御敌和防洪功能,为此后北方明长城的修建提供了“蓝本”。

  历经了朝代更迭,承受了纷飞战火,如今的长城已不再担任御敌的角色,它像一位迟暮的老人,安详地横卧在山海之间,任凭春秋变换:

  揽胜门前198台阶气势威严,古老的瓮城“圆滑”又漂亮,空心敌台两侧的树木几度逢秋,百步峻上的视野明亮依旧……其中,最险峻的北固山一段建于危崖之巅,敌台林立、城楼高峙、战墙连云,称之为“江南八达岭”并不过誉。

  居高临下,透过长城的瞭望窗,依稀能看到当年的金戈铁马、旌旗猎猎。岁月淘去战争的滚滚硝烟,却淘不尽戚南塘运筹帷幄、荡平倭患的传奇史话。时间的光芒被收敛在斑驳的城台上,砖石用一种沧桑的、憔悴的美丽锁住了那段厚重的过往。

  宋代时的台州府城,大体是个长方形,被城墙包围。如今,府城墙依然保持三面合拢的形制,只有紧挨东湖的东城墙因上世纪50年代市区扩建而拆除,只余“崇和门”这一地名。

  从兴善门下来,穿过瓮城,就到了紫阳古街。全长1080米的老街是整个古城的中轴线,承载着一城百姓的安乐生活。

  中国历朝历代,都有“重农抑商”的传统,唯独在宋朝,商业化的浪潮席卷国境。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街区、坊巷连成一片。繁荣的工商业,让台州府城的人口剧增。道路两旁,既是民居又是店铺,成了我们熟悉的市井。

  作为旧日台州府城的繁华聚集地,千年的古街上沿袭了北宋的里坊制,商铺林立,保存着不少老字号店铺。各色的美食店、杆秤店、理发店,老作坊、五金店……其中王天顺海苔饼店已被列入省级非遗项目,是临海美食界当之无愧的“金字招牌”。

  海苔饼的制作并不复杂,但馅料的配比决定了各家口味上的差异。刚岀炉的海苔饼,喷香扑鼻,饼皮酥到掉渣。一口咬下,先是微咸的味道,再细细咀嚼,甜味就出来了。馅料是意料之外的软糯口感,Q弹绵密,一点不粘牙。

  杭州有西湖,临海有东湖。如果说灵湖代表着临海现代化城市的风貌,那么,东湖则代表着千年古城的历史底蕴。东湖最早开凿于熙宁四年。时为台州知州的钱俶之孙钱暄,为解决临海城内涝问题,疏浚拓建成湖,后建成园林,才有了现在的东湖。

  从北宋初拓,到清朝台州园林之首,东湖公园始终不变的是属于江南园林的万般风情。盛夏的东湖公园里,林木郁郁葱葱。幽幽微风里,一座建于清朝年间的九曲桥横架于湖面之上,自二榭至湖心亭,共有五折,曲折分明。

  “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一首《咏鹅》无人不知。他一生宦海浮沉,曾出任临海县丞,世称骆临海。东湖公园里现有一座骆临海祠,四方庭院,清隽明朗。两米高的骆宾王铜像后,《讨武瞾檄》字字句句都流露出他的傲骨铮铮。

  作为临海市的标志,巾山虽不过百米,却胜在丛林清幽,钟灵毓秀。从山下龙兴寺内的千佛塔,山腰的南山殿塔,到山顶的“巾山双塔”,一山四塔,全国罕见。2019年,东大塔、南山殿塔并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更名巾山塔群。

  灵江之畔,江南长城东端的城墙脚下,古城墙内的千年古寺,便是龙兴寺。这里是台州府百姓千百年来祈愿求佛的地方,建成至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就连《妖猫传》中空海法师的俗家外甥(一说侄孙),也曾在此求法。

  作为是台州佛教官寺,如今的龙兴寺寺院虽然是重建的,但却沿袭了大唐时期的建筑风格,重檐肃穆,端庄大气。千佛塔是目前临海现存最为高大的古塔,也是浙江仅存的二座元塔之一。塔的外壁有一千多块佛像砖,令人叹为观止。

  走在寺庙中,抬头是蓝天广袤,身后是青山苍翠,不远处是老街烟火,此间风情,自有一种慈悲气魄。几经兴废的古寺,千年之后在大唐遗风的崭新的殿宇里涅槃重生,几乎能在一瞬间抚平你心中的焦躁,重新点燃虔诚的信仰。

原文链接:http://www.wuhanlvyou.com/wan/1271.html

=========================================

http://www.wuhanlvyou.com/ 为 “武汉旅游” 唯一官方服务平台,请勿相信其他任何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