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严芳婷 通讯员武文旅)从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获悉,为更好满足市内外游客“十一”长假的旅游需求,从10月3日起,每位游客每7天最多可预约景区调整增加到8个。
为有效利用预约资源,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温馨提示:自9月1日起,出现预约成功但未进入景区游览的情形达到5次,活动期间将无法再成功预约。“十一”长假期间,建议游客错峰出游,在一些景区预约已满的情况下,选择其他景区游览。
武汉市黄陂区作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近年来把旅游产业作为区域发展支柱产业、城乡建设重要引擎、乡村振兴核心支撑,今年“五一”假期全区共接待游客102万余人次。面对全区全域旅游事业蓬勃兴旺的发展态势,黄陂法院主动作为,紧紧围绕区委全域旅游核心战略,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念好“广”“好”“优”三字诀,让“流动的巡回法庭”最大限度满足景区和游客诉讼便利的需求,为黄陂区全域旅游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近年来,该院旅游巡回审判点共化解各类旅游纠纷200余件,其中诉前调解处理纠纷100余件。
闭园升级将近一年,落雁景区终于重开,变化相当大。这也是落雁景区建园十余年来,最大的一次景观升级。
松鼠主题乐园全新升级,新建了临湖(看海)打卡点,超宽水域、楚天台和绝美夕阳全都有,还有自带潺潺小溪的精致花园。
菊花是东湖公园的主题花卉,从1984年开始,每年11月至12月间,东湖公园都举办菊花展,至今已已连续举办了34届..
东湖公园菊花展是深圳最富盛名、最具影响力、市民参与度最高、展品最丰富的展览,是政府倾力打造服务市民的年度盛事。
深圳市东湖公园原名“水库公园”,位于深圳市东部,东连梧桐山,西临沿河路,南接深沙公路,北靠爱国路,始建于1961年,1984年10月正式改名为“深圳市东湖公园”,经过多年建设,目前东湖公园已开发建成12大景区、120多个景点,开发各种游乐项目30项。
为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准确学习领会习生态文明思想和习总关于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重要论述,进一步提高站位,不断增强推动东湖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以实际行动落实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部署,2022年6月14日,东湖风景区召开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报告会,邀请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副院长孙永平教授,以“中国低碳转型之路——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为题作专题辅导报告。
孙永平教授用翔实的数据、直观的图表、生动的讲述从气候变化的科学事实、中国的碳排放形势、碳达峰碳中和的概念以及全球气候治理的复杂性等四个方面介绍了“双碳”工作基础知识,对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双碳”工作的总体部署和近期政策调整情况进行了解读,最后结合东湖风景区实际探讨了东湖在武汉应对气候变化中的作用,并针对东湖风景区的双碳工作方向给出了建议。
在教师节来临之际,武汉海昌极地海洋馆推出教师节教师免费游园的活动。9月10日—9月12日,教师提前一天在网络平台预约免费票,入园时持本人身份证及教师执业证或资格证,即可免费游园;随行亲友由教师出示执业证或资格证,可在园区团队服务中心限购2张120元特惠票(不限/优待),在教师本人陪同下入园。
9月10日晚,由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武汉市农业农村局、新洲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21武汉乡村旅游节开幕式”在紫薇都市田园景区成功举办。本次活动主题是“乡约武汉,美好生活”,将持续到10月31日结束。活动期间,全市重点乡村旅游景区将持续举办木兰天池·森秋趣生活旅游季、木兰花乡探花赏月季、木兰草原野奢露营趴、焰遇花博汇之金秋花月夜、凤娃古寨第二届金秋菊花文化旅游节、紫薇田园生活季等9大特色节事活动。9月10日至9月30日期间,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组织木兰天池、木兰草原、花博汇、紫薇都市田园等23家重点乡村旅游景区,面向本地市民及全国疫情低风险地区游客派送80万张乡村旅游惠民券。首次编辑发布的《武汉乡村旅游指南》,以图文并茂的形式,重点推荐32家重点乡村旅游景区、10条特色乡村旅游线大类乡村旅游产品以及乡村特色美食、精品民宿,系统全面地向游客展示武汉地区乡村生态游、休闲度假游、民情风俗游和美食美味游。
一路上,大家欢歌笑语不断,半个多小时的车程就到了西陵山长乐园陵园。西陵山长乐园陵园是一座倡导原生态、园林式的现代陵园,也是一座独特的“生命教育基地”和“人文纪念公园”。陵园的工作人员带领居民们游览了整个陵园的风貌,园内到处都是绿树环抱、小桥流水,让大家时刻感觉到春天的气息。午饭后,大家纷纷在陵园大门口合影留念。
所谓“地标建筑”,它不一定是最高的、最华丽的,但一定是最有名气的,是不可替代的,只要说起这个建筑,就会让人们立刻想到它所在的城市;
(记者王理略、通讯员王华北)10月7日,驴妈妈发布《2021年国庆出游总结报告》,主题乐园、度假酒店受追捧,乡村游、红色旅游人气旺。其中,武汉海昌极地海洋公园、武汉欢乐谷入围国庆假期华中地区人气景区前十。
数据显示,今年国庆假期,主题乐园、山水名胜、文化古迹火爆;红色旅游、乡村旅游、非遗打卡较往年人气更旺。省内游、周边游依然是出游主体,国内游提前错峰出行更受追捧;特色度假酒店、中高端自由行、精品小团及一家一团人气热度高。
去武汉玩 2021-11-13
去武汉玩 2021-11-12
去武汉玩 2021-11-12
去武汉玩 2021-11-12
去武汉玩 2021-11-12
去武汉玩 2021-11-14
去武汉玩 2021-11-12
去武汉玩 2021-11-14
去武汉玩 2021-11-13
去武汉玩 2021-11-13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